(刘宝根博士和“完整儿童”课程组专家莅临指导)
惠风和煦,问学得渠
12月5日,官河景庭幼儿园官河园区迎来了《幼儿园完整儿童活动课程》(以下简称“完整儿童”课程)团体研修的新局面。本场研修特邀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刘宝根副教授、拱墅区90学时高级研修班成员,与“完整儿童”课程编写组、官河锦庭幼儿园配班教师共同观摩了三节语言学习活动,从“儿童本位”的视角出发研讨了活动中的优胜及不足。研讨结束后,刘博士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幼儿园教师的实践困惑,向与会者做了题为“经验、自主、游戏化——幼儿园语言教育游戏化的路径探索”的分享报告,结合课程案例阐述了“语言教育游戏化”的具体落实。
(研修现场实况)
活动伊始,“完整儿童”课程实验班教师先分别向我们展示了“想暖和的雪人”(中班上,“我运动我健康”主题)、“我开始上车吗?”(小班上,“娃娃乐”主题)、“造纸(二)”(大班上,“大玩家”主题)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自身语言表现力(声调变化、动作展现等),巧妙借助实物道具、过程图谱、分角色表演等策略将幼儿带入活动情境,以故事情绪强化、画面细节突出、游戏经验代入等回应支持到幼儿对活动内容及活动经验的感知、理解与表达。
(专家们就上午进行的活动进行讨论)
学习活动展示结束后,与会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研讨了每个活动中自己对幼儿学习轨迹、教师教育智慧的观察发现,梳理了自己对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疑问与建议。小组研讨结束后,执教教师以说课的形式分享了自己在“完整儿童”研修队伍中的转变历程与心得感受,分析了自己对活动的理解、活动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及活动疑惑。执教教师强调,近一年的研修体验使自己意识到在学习中“看到幼儿”的重要性,实践中自己会在活动前期准备、幼儿经验的储备上下更多功夫,活动后也会做好延伸,以连贯幼儿经验发展链条。“完整儿童”课程组对此做了进一步补充,指出课程组入园观摩更多着眼的是幼儿的活动表现和其经验发展轨迹,活动不是考察教师,是观察幼儿经验差异进而开展个性化学习支持的一种方式。
(刘宝根博士结合活动内容,为老师们答疑解惑)
随后,刘博士从核心经验的视角分享了自己对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看法。他指出,经验不是目标,它是帮助教师能更好看到幼儿发展的一个视角。带班教师作为是最了解本班幼儿的人,本场展示活动能看到教师对幼儿发展的关切,后续调整中建议教师可从“幼儿为什么要学”的角度,思考故事作品、幼儿生活经验和幼儿经验发展的链接关系,尝试突破主题内容限制,从一日生活、游戏活动中支持幼儿经验的长足发展。
(刘宝根博士“经验、自主、游戏性——幼儿园语言教育游戏化的路径”专题讲座)
下午时段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游戏化的路径探索”专题报告,刘博士从当前幼儿园课程教育改革的取向入手,以经典的“看情况”回答剖析了“儿童本位”的内涵——要以儿童发展为本位。其后,他又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切入,以现场提问和研究发现的形式,回应了与会人员对语言区材料、游戏中的语言指导、幼儿个性化差异支持等现象的疑惑。最后,他以“经验”、“自主”、“游戏性”为关键词,结合具体案例,从激发幼儿学习主体性、指向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的思路出发,分别阐述了教学活动、一日生活、活动区游戏三种形态下,实现语言教育游戏化的路径;他总结道:幼儿园语言教育要以幼儿经验(who)为出发点,以自主(what)为内容导向,游戏性(how)为实施路径,在回应幼儿需求的同时,也逐步提升教师自身的(PCK)专业水平。
(刘博士结合具体案例,就语言区域设计问题和现场老师展开讨论)
研修活动结束后,与会教师表示很高兴能有机会参与到语言教育研究的探索进程中,平素困扰自己的一些问题也得到了解答。知为行之始,行是知之戒。相信参与本场研修的教师们,再次走入教育现场,会有更多的惊喜发现与转变。
扫码关注
波比幼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