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王老师18610206462王老师18610206462
教学目标:
1.对生活中圆形和方形物体感兴趣。
2.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和情节,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圆和方相结合的物体。
3.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是**形状的。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能简单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
重点难点:
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圆和方相结合的物体,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是**形状的。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观察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人物图片,激发兴趣。
1.出示长方形与老公公图片。
师:这是什么形状呀?咦,谁来啦?谁来说说看这个老公公长得什么样子呀?我们一起来帮他取个名字吧。
2.出示圆形与老婆婆图片。
提问:这个老婆婆长了张圆脸蛋,可以叫什么名字呀?
二、引发思考,讲述故事。
1.观看图片。
提问:你们觉得方脸公公喜欢什么形状的物体?圆脸婆婆呢?
2.有一天,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进行了找圆形和方形物体比赛,到底谁赢呢?让我们来听故事吧!
3.教师放录音,幼儿欣赏故事。
提问:
(1)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找到了哪些东西?
(2)比着比着,他们都笑了,一起说了一句什么话呀?
三、完整讲述故事,并对物体进行配对。
1.根据画面,播放录音,完整地欣赏故事。
提问: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2.出示图片,进行配对。
师:谁能来帮这些物体找到自己好朋友,并用故事中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3.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圆形和方形的东西,它们合在一起就变出许多有用的东西,圆形和方形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四、活动结束。
师: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圆形和方形的东西,我们一起出去找找吧。
教学反思:
整个故事非常有趣味性,幼儿的注意力一直紧跟着老师没有转移过,而且在活动设计中,每个环节设计的问题都有循序渐进的效果:第一个环节中,教师的提问是为了启发幼儿观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主要外貌特征——老公公挺瘦,长着长脸盘;老婆婆挺胖,长着圆脸盘。在第二个环节中,教师的提问更是让幼儿懂得了圆有圆的用处,方有方的用处,就像方脸老公公和圆脸老婆婆不能返家一样,方和圆缺了哪一样,就发挥不出它的作用。而最后一个环节,则是对整个活动的一个延伸。通过趣味性的故事更是让幼儿区分开了圆形和方形,而且在寻找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形状时,也了解到了其他几个图形,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老师的讲解,幼儿在活动结束后在脑子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图形概念。所以本次活动开展的非常成功。
绘本《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这本绘本说的是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是一家人,方脸公公喜欢方的东西,圆脸婆婆喜欢圆的东西。有一天老两口吵架了,要分家。方脸公公要求“方的东西都归我”,圆脸婆婆要求“圆的东西都归我”。分家开始了,门是方的,窗却是圆的,圆圆的闹钟却嵌着方方的指针,方方的电视机的按钮却是圆的…… 圆和方根本分不开,老两口从此相亲相爱,再也不分家了。
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位老公公和一位老婆婆。
老公公高高的个子,挺瘦,长着方脸盘儿。
老婆婆矮矮的个子,挺胖,长着圆脸盘儿。
方脸老公公喜欢方东西。他坐,要用方凳;喝酒,要用方杯;就连走路,也要迈四方步 。
圆脸老婆婆喜欢圆东西。她吃饭,常用圆桌;梳头,要照圆镜;睡觉的时候不用枕头,枕一个大南瓜。
有一天,老两口吵了架,要分家。
老公公说:“方东西是我的!”
老婆婆说:“圆东西是我的!”
好,就这么定了,分吧。
老公公站在院子里一瞅,说:“屋子是方的,归我。”
老婆婆说:“烟囱是圆的,我得把屋顶拆咯!”
老公公指着桌椅说:“桌凳是方的,归我。”
老婆婆说:“钉子是圆的,我得把钉子都取下来……”
老两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楚。瞧吧:
被子是方的,被面上绣的花是圆的!
菜刀是方的,刀柄是圆的!
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圆的!
…………
老两口再相互看一眼,又发现:
老公公的脸盘是方的,眼珠儿是圆的!
老婆婆的脸盘是圆的,两颗门牙是方的!
“哈哈!”老公公笑了。
“噗嗤!”老婆婆乐了。
老公公和老婆婆都说:“不分啦!不分啦!”
现在,老公公和老婆婆还住在一起,他们越过越快乐!
觉得不错,请在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