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自理能力训练
自理能力训练1:
学用手纸
一、【课程名称】:学用手纸
二、【课程目标】:培养宝宝独立入厕
三、【课程准备】: 娃娃、便盆、手纸
四、【课程课时】:15分钟
五、【课程内容】: 把一个玩具娃娃放在便盆上,让宝宝扮家长,用手纸替娃娃擦屁股。告诉宝宝把手纸双叠擦拭一下,再把擦过的一面叠入里面,然后双叠再擦一遍,把用过的纸扔到纸篓,再拿另一张手纸用同样方法再擦,最后替娃娃穿好裤子。然后到宝宝自己要大便时,大人替他准备好手纸,让他如同替娃娃擦屁股那样自己操作。等他已经擦过两次后,大人再检查是否擦干净了,如果还未擦净,大人可以帮助,如果擦净了就要表扬说:“宝宝真能干”,以后宝宝就有信心自己操作了。
六、【课程建议】: 这在3岁前特别重要,能为入幼儿园做好准备,因为幼儿园里每班30个孩子只有2~3位教师。如果宝宝自己不会要等很久才能有教师帮忙,宝宝会感到难过而失去自信,感到自己不行,不如别人。有些宝宝干脆不敢在幼儿园大便,时间久了就会便秘,伤害身体健康。只要家长放手,让宝宝多练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在幼儿园能入厕自理,减少宝宝处处求人的困难,宝宝会感到“我能行”,有了自信便于融入群体之中。
自理能力训练2:
摆餐桌
一、【课程名称】: 摆餐桌
二、【课程目标】:培养宝宝与人合作的能力和责任心
三、【课程准备】: 过家家玩具、小桌子、小篮子
四、【课程课时】:10分钟
五、【课程内容】: 要让宝宝学会摆餐桌,可以先用他玩游戏“过家家”的玩具,如盒盖、小塑料碗,在平地或小桌上摆开,准备吃饭,让宝宝提个小篮子去“买菜、买馒头”,然后用盒盖端上来说出菜名等,让宝宝在做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摆真正的餐桌。
六、【课程建议】: 应让宝宝在每次吃饭之前都主动帮妈妈干活,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情商训练。此外,宝宝通过摆餐桌还能学会按双数数筷子、按人分盘子、勺子,饭后分水果等,都是练习数数的机会,这些都是学习知识的活教材。同时使宝宝成为乐于为人服务,而不是被服务的对象。
自理能力训练3:
学会用纸
一、【课程名称】:学会用纸
二、【课程目标】: 培养生活规律。
三、【课程准备】:一个便盆座
四、【课程课时】:不限
五、【课程内容】:教师指导家长给宝宝买一个便盆座。首先让你的宝宝熟悉便盆座后,将便座放在一个对宝宝方便的地方。开始时,每天将宝宝放在便盆座上一次, 穿齐衣服。当宝宝穿衣服坐在便盆座感到舒服时,让宝宝不穿衣服时也坐在上面。当孩子穿好裤子后,让宝宝观察家长将便纸倒入便盆,以便他看清便纸所应去的地方。然后要有耐心的协助宝宝每次坐便后自己能动手用纸。要有耐心并持积极态度. 如同学习任何新技术一样,你的宝宝需要时间来掌握如厕训练。
六、【课程建议】:虽然在训练宝宝上厕所时,家长们大多在想着他们自己所面对的考验 ,但是宝宝们在这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甚至更要令人畏惧。了解宝宝对于训练的看法,将有助于家长明确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帮助宝宝取得成功。宝宝告别不依靠家长如厕并非标志着如厕训练划上了句号。如厕后的清洁问题,是宝宝面临的又一挑战。培养宝宝良好的便后卫生习惯,年轻父母应该做好以下几点:(1)慎重选用卫生纸。应该使用柔韧性好、吸水性强的儿童专用手纸,以免伤害宝宝敏感的肌肤。(2)准备专用毛巾,放置在明显位置,让宝宝随时自己擦手。(3)反复教宝宝盖好马桶盖,再放水冲(以免细菌随水花散发到空气中)。(4)让宝宝记住,每次便后都应该洗手。(5)注意宝宝洗手质量。让他们边洗手边从1数到10,以保证洗手时间。
自理能力训练4:
从哪儿拿的放哪儿去
一、【课程名称】:从哪儿拿的放回哪儿去
二、【课程目标】:让孩子记住东西是从哪里拿的,发展记忆能力。培养从哪儿拿的放到哪儿去的好习惯。这个游戏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又能锻炼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
三、【课程准备】: 玩具
四、【课程课时】:10分钟
五、【课程内容】:从哪儿拿的放回哪儿去,是很简单的事,但是相当多的孩子都做不到,不是不会,而是没有这个习惯,这个游戏可以调动宝宝这样做的积极性。
(1)比一比,看谁先把自己的东西放回去。教师指导家长和孩子各拿三样东西,然后,家长和宝宝围着这些东西饶圈走,一边拍手一边唱歌(宝宝会唱的),歌曲一唱玩,两个人就赶快去放自己的三样东西,必须放回原处,谁先放完,谁就赢了。
(2)比一比,看谁先把别人的东西放回去。游戏的过程基本一样,只是唱完歌曲后,要把对方的东西放回去,家长放宝宝拿的东西,宝宝放家长拿的东西。为此,自己在拿东西的时候,同时要注意对方是从哪里拿的,才能把对方的东西放回原处。若宝宝有困难,可以两个人一先一后拿东西,这样能看清对方是从哪儿拿的,待宝宝玩熟了,再同时去拿东西。
六、【课程建议】:游戏要由简单开始,从拿、放一样东西玩起,逐渐增加物品的数量。先练习拿、放本房间的东西,以后可以发展到拿、放其他房间的东西。在游戏中,要让宝宝多得到胜利,以调动积极性,为此,家长要让着点宝宝,但不能让宝宝察觉。
来源:中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