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游戏多以小肌肉动作为主。在出生后的最初两年中,婴幼儿探索物体的游戏动作表现出以下发展规律:
(1)动作逐渐发展地有组织、有顺序;(2)逐渐能够控制物体,并可以把动作运用到其他物体上;(3)逐渐对物体的社会性特性和象征性关系开始探索和掌握。玩物游戏主要包括视觉类玩物游戏、抓握类玩物游戏、自我意识类玩物游戏、建构类玩物游戏。
今天带了4个适合0-12月龄婴儿的小游戏,和宝宝一起做游戏,助力宝宝健康成长吧!
游戏功能:培养宝宝的节奏感,逐步认识自己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适用年龄:0~3月龄婴儿。
游戏准备:木鱼,敲木鱼的小锤子。
游戏方法:
1.拿出木鱼和小锤子,在宝宝的眼前展示一下,让宝宝注意发声的物体。
2.当着宝宝的面,藏下木鱼儿,让宝宝注意到声音。
3.停顿一下后,再次敲击木鱼儿,让宝宝确信声音是由木鱼儿发出的。
4.在宝宝面前连续地敲击几下木鱼儿,让宝宝感受声音和敲击动作之间的关系。
5.拿起宝宝的小手,帮助他握住小锤儿,敲击几下。
指导要点:
建议该游戏敲击木鱼儿的声音不要太密,而且时间不要长,一般连续敲四五下就可以了,注意不要让宝宝独自拿小锤,以免碰伤。
游戏分析:
0-3个月宝宝能够注意到声音并慢慢找寻到声音来源,抓握反射使宝宝能够抓住小锤,在父母有意识的与木鱼的敲击动作结合之后,宝宝能够逐渐认识到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在这个游戏中,父母连续敲了几次木鱼,让宝宝意识到声音是这个木鱼发出来的,从而吸引了宝宝的注意力,提高了宝宝对游戏的参与度,保证游戏效果增加宝宝的游戏体验。
游戏功能:注视和追踪移动物体。
适用年龄:2~4月龄婴儿。
游戏准备:两种带线的颜色鲜艳的气球。
游戏方法:
1.宝宝仰卧在床上,妈妈在宝宝眼前上方50厘米左右举起一个气球,引起宝宝注意后左右移动气球,让宝宝的视线跟踪追视气球。
2.宝宝比较熟练之后,妈妈变换移动气球的颜色、速度和方位以及宝宝的位置。熟练后可以让宝宝抓住气球,妈妈用线控制气球与婴幼儿之间的距离,以此吸引宝宝的兴趣。
指导要点:
1.要先确保宝宝盯住气球再开始移动,移动的速度和位置的变化根据宝宝的反应而定,熟练后妈妈可以更换其他玩具。
2.每次游戏时间不要太长,每天可以多次玩。
3.在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噪声或其他干扰。
游戏分析:
宝宝在2-4个月龄时喜欢移动的物体并能跟随物体移动头部(可从一边转到另一边),游戏过程中妈妈通过移动气球,使宝宝的注意力保持在气球上,能够较好地发展宝宝的注视以及跟随物体移动的能力。
游戏功能:观察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适用年龄:4~7月龄婴儿。
游戏准备:镜子。
游戏方法:
1。妈妈抱着宝宝在镜子前面,让宝宝看到镜中的自己。
2.妈妈引导宝宝用手触摸镜子,并对宝宝说:“镜子可真光滑呀”,让宝宝也摸一摸。
3.妈妈鼓励宝宝向镜中的自己招手,然后指着镜子让宝宝看,并说:“你好呀,小宝宝”。
指导要点:
1.宝宝还不知道镜中的人是他自己,妈妈可以引导宝宝对着镜子微笑、点头、说话与镜中的人玩。
2.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互动反复玩这样的游戏,这样的游戏一般在宝宝4~7月时候可以玩。
游戏分析:
宝宝自我意识并未开始发展,可以通过妈妈有意识的引导来促进宝宝的自我意识,4~5个月时宝宝能够望着镜中人影笑,慢慢的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直到2~3岁时才发展到最强烈的时期,出现自我中心。在这个游戏中,妈妈引导宝宝用手触摸镜子、鼓励宝宝向镜中的自己打招呼,为宝宝后期区分到镜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做准备,从而更好促进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
游戏功能:用腕铃跟随音乐的节奏演奏,发展节奏感。
适用年龄:8~11月龄婴儿。
游戏准备:腕铃一个,节奏鲜明的音乐。
游戏方法:
1.在宝宝面前摇晃小铃,发出“零零”声,吸引宝宝注意。
2.在宝宝的一个小手腕上系好腕铃,让宝宝摇摇自己的手腕,让腕铃发出好听的声音。
3.播放节奏鲜明的音乐,让宝宝跟随音乐摇腕铃。
指导要点:
当宝宝腕铃发出声响时,妈妈要给予回应,鼓励宝宝进一步摇晃手腕进行探索。
游戏分析:
8~11个月龄的宝宝能够理解妈妈的一些简单指令,在进行游戏时通过节奏鲜明的音乐引导宝宝摇晃腕铃,发展宝宝的节奏感。在这个游戏中,腕铃发出的声音能够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提高宝宝的参与度;在节奏鲜明的音乐中引导宝宝晃动腕铃,还能够发展宝宝的节奏感。
明天将给大家带来:花式陪娃游戏篇VI——亲子玩物类游戏B套(适合1-2岁宝宝),尽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