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芳草绿,风清景明、万物更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几乎都在讲述团圆美满的故事,只有清明,谈生论死。
或许正因如此,我们很少去思考:
当孩子被未知的恐惧吓到时,真正需要补上这堂生命教育课的,却可能是充斥了迷茫、无措情绪的父母。
之前同事怀二胎,4岁的大儿子问她:“妈妈,什么是死亡?”同事觉得这个话题晦气,就敷衍说:“跟睡着了一样,不过不会醒。”
那之后的几晚,孩子变得害怕睡觉,一到晚上就哭。同事特后悔,谎言不是对孩子的保护,只会让孩子恐惧和迷茫。
身为父母,这个问题你一定也逃不开:
“妈妈,什么是死亡?”
这也是很多妈妈的困扰,和孩子的睡前聊天,总是避不开这个话题“什么是死亡?”“妈妈,你会死吗?”“我也会死吗?”
当敏感话题的讳莫如深,遇上孩子的执着好奇,常让父母觉得头大。
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是,孩子自3岁左右开始,特别是4-6岁的时候,进入敏感期,开始对生死的概念非常好奇、总是刨根问底。
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所以做好死亡教育,相当于给了孩子一个面对未来无常生活的珍贵锦囊。
这个清明节,正是给孩子生命教育的最好机会。面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这堂生命教育课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性世界的陪伴。
0-4岁的孩子,对死亡还没有明确概念,常常认为死亡是暂时且可逆转的,就像睡觉,睡一觉就会醒来。
这个时候孩子只是害怕失去你,不想离开你,本质上是分离焦虑和安全感的问题。孩子提问敏感话题时,可以告诉他:你很安全,你会慢慢长大。用我们的拥抱和陪伴,满足孩子的安全感需求。
第二阶段,理性世界的陪伴。
5岁以上的孩子,逐渐意识到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对不可逆转的死亡产生了畏惧心。
不用刻意回避这个话题,因为孩子已经见过树叶掉落,见过蚂蚁死去,我们可以告诉坦诚孩子:“每个人最终都会老去,但是新的生命又会诞生,一代接着一代。”
那么,当孩子突然对生、老、病、死发问时,我们又该怎么回答?
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
这个幼儿园的做法启发了大家
白岩松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面对沉重的生死话题,我们能做的好像确实不多:要么美化,要么回避。
但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一所幼儿园时,幼儿园的老师却带着孩子们,走出了第三条路。
“老师,我的虫子怎么不动了?”小朋友牟牟发现,班里养的皮球虫死了。
这个时候,孩子对死亡还没什么概念。对他们来说,虫子死了和玩具坏了,没什么区别。老师正好抓住了这次机会,给幼儿补上这一堂生命教育课。
死亡是什么?
听了这个提问,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死就是不能呼吸了。”“死就是睡着了。”“死了就再也吃不到喜欢吃的东西了。”
那皮球虫死后去了哪里?
孩子们继续讨论。“去了天堂。”“去了一个有很多朋友还有游乐场的地方。”“被埋到了土里,还会被虫子吃掉。”
接着,孩子们把和皮球虫的故事画下来。不仅如此,他们还给皮球虫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葬礼。
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感受到了死亡会带来永久的别离,但也想起了一起经历过的美好回忆。
在最后的告别中,他们有机会回忆爱、表达爱;“谢谢你,再见啦。”
以上部分新闻素材来源:扬子晚报
你会发现,生命教育不仅是对死亡的认知,更是给了孩子一场爱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珍惜家人、朋友和宠物。
而且,能够诚实的和孩子讨论这件事,本身已经是一种进步。因为我们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一个名词,甚至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引导孩子探索和思考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
为补上孩子缺失的生命教育课
我们还可以这样做
除了坦诚讨论死亡、认知生死,关于孩子的生命教育,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比如我6岁时,外公中风去世,直到葬礼后都没人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但再也见不到外公这件事,曾让我陷入了深深的疑惑和畏惧。
当然现在我知道了,就像电影《寻梦环游记》一样:外公去世了,但这不会改变他的爱,就像我也不会忘记他一样。
这也再次启发了,与孩子交流死亡话题时,至少应该有两个原则:不美化、不回避。在感同身受的同时,寻找出最适宜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 说个家族故事
可以找出一张旧照片,和孩子聊聊这个亲人的故事,或者以家中宠物为媒介,允许孩子对死亡发问,鼓励孩子把回忆画下来,引导孩子认识死亡、表达情绪。
? 从大自然知生死
欢迎扫描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查看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