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蒙台梭利混龄教育理念的引入和实践,人们开始认识到混龄教育的优势,开始注意到混龄教育在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对幼儿成长的有利影响。
混龄教育对幼儿成长有哪些好处?我们先来看看伊顿冠城校园大三班主讲刘艳艳老师和我们分享的发生在混龄班里的小故事。
故事一:大手拉小手,让我主动帮助你
户外教学时,我们都会请班里大的孩子照顾小的孩子,每次出门时,孩子们都是大手拉小手。班里有个五岁的男孩叫大牛,这次去恐龙博物馆,他和班里另一个三岁的女孩棒棒拉手,在坐车的时候,棒棒打不开矿泉水瓶子盖,大牛主动说:“让我来帮你打开吧”。到达博物馆下车时,大牛牵着棒棒的手说:“慢点,这个台阶有些高”。在博物馆里,大牛一直牵着棒棒的手,不时地还会对棒棒说:“这里人太多,你别松手,我也会一直拉着你的手,别走丢了”。因为棒棒的个子小,有时看不到一些展架上的模型,大牛还会抱起她……
故事二:幼儿园的第一天,我来当你的小向导
班里来了一位新生3岁的女孩Amy,进到班里后,5岁的男孩“汽车”走了过来说:“你好,我叫‘汽车’,很高兴认识你,让我来介绍一下咱们班的环境好吗?”“汽车”伸出手,Amy犹豫了一下,但最终点点头,把自己的小手放在的“汽车”的手上,“汽车”笑着说:“我先带你认识一下你的物品格子吧”。他们走到衣帽间,“汽车”帮助Amy找到了物品格子,并一一介绍了物品格子都是放什么的,接下来又一一介绍了班里的小朋友给Amy认识,并介绍了一个他最喜欢的工作给她,在这一天中,“汽车”做什么都会带着Amy, Amy仿佛早就认识了他,两个人有说有笑,Amy也很开心地度过了来幼儿园的第一天。
混龄教育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作用,源自幼儿与不同认知发展水平的同伴互动而产生的认知冲突,这种认知冲突有助于缺乏经验的幼儿模仿有经验的幼儿,并内化为新经验。幼儿在因要完成同一任务而合作时,理解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可以从较强的孩子那里得到启发。混龄教育使幼儿接触到不同年龄、经验和个性的小朋友,可促进彼此的认知发展。
混龄教育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情感体验的机会,在混龄班中,幼儿在集体中的角色是多样而有变化的,他/她是老师的学生,其他幼儿的弟弟/妹妹、哥哥/姐姐或同龄伙伴。作为同时拥有这些身份的角色,幼儿的感受远比在同一年龄复杂,他/她既可能从年长者那里得到关怀,也可能从年幼者那里得到钦佩,他/她本身也会随着自己的成长体会到年幼、年长者所有的感受。这个横向和纵向的交织,使幼儿在幼儿园的三年的情感体验机会大大增多。
在混龄班级里,孩子们以大带小、以强帮弱,充分享受着做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的乐趣,小弟弟小妹妹在关怀、友爱中学习各种知识和生活技能,消除了“一孩”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弥补独生子女与不同年龄孩子交往的不足,更多地满足幼儿的交往需要,在“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里愉快地生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