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
1、环境的设置缺乏连续性,对孩子的帮助不明显。
2、教具由老师收藏,上哪节课用哪个教具,没有机会提供给孩子反复操作。
3、整齐划一,统一管理,忽略了孩子的个性。
蒙氏教育
1、蒙氏班级分区域设置环境,适合每一个孩子的需要。
2、教具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及时调整。
3、孩子可以自由出入于不同的区域,玩什么,怎么玩由孩子自己决定。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训练孩子拥有自己的个性和意志。
传统教育
1、传统教育将孩子的能力进行量化,忽略了孩子个体发展的需要。
2、由老师按照大纲制订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并按部就班地实施和执行。
3、授课的过程不重视孩子认知水平的发展是由具体向抽象过度的过程,常常用概念解释概念。
4、强制孩子遵守规则,不能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
蒙氏教育
1、帮助孩子通过工作建构自己,形成良好的品质,发展孩子的智力。
2、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
3、用爱来帮孩子建立规则,享受规则下的自由。
4、重视语言及感官数学的教育。
5、帮助孩子学习照顾环境和照顾自己。
传统教育
1、老师是绝对权威,是教学和一日生活的主导。
2、老师可以任意处罚孩子,对喜欢的孩子会偏爱。
3、老师不善于观察孩子,对孩子缺乏个别的指导。
蒙氏教育
1、教师是孩子的朋友,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2、教师是孩子的合作者、观察者和引导者。
3、了解每个孩子的发展状况,知道在什么时候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才最适合孩子。
传统教育
1、孩子年龄相差不大,容易引发竞争。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不利。
2、由于过多集体活动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活动,孩子间的交往相对比较少。
蒙氏教育
1、混龄的结构,为孩子制造了一个小社会,大家庭。
2、小的孩子向大孩子学习,大孩子在照顾小孩子的过程中学会了关心和帮助别人,认知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快点击进入伊顿儿童成长社区进行互动吧!教育专家、伊顿家长大学首任校长曾珈女士将在这里就热点育儿话题与您展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