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相聚,就是久别重逢!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国各类学校托幼机构春季学期都推迟了开学,进入五月,我们终于迎来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部分地区幼儿园陆续开学。
在举国共克时艰之时,我园教职工始终在线陪伴着可爱的孩子们,和亲爱的家长们一起携手共同度过了这个不平凡的居家教学时期。宅家期间,孩子们坚持按照在园一日生活规律作息:按时起床、吃饭、运动、休息。通过班级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在线互动活动,家园公众号等平台推荐的健康科普常识、每周食谱等,家长也在积极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逐渐培养孩子们健康的饮食观念。
战疫胜利果实来之不易,守护好孩子们的健康更是家园共同的心愿。进入夏季,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面对这个托幼机构内常见的传染病,我们该如何防“手”反击呢?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1
粪口传播
病毒在感染者的粪便中存活时间较长,可直接或间接污染水、食物等,通过食用被污染的水和食物造成感染。
2
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被患者粪便、疱疹液、唾液、鼻涕等污染的物品(玩具、毛巾、衣服等)而发生感染。
3
呼吸道传播
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将病毒散播到空气中,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且隐性感染率较高。手足口病肠道病毒侵人人体后复制进入血液,可进一步播散到多个组织和器官,从而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
得了手足口病,
会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以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手、足等部位出疹为特征,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为3~5天,大多数患者1周内可痊愈。
手足口病分为普通型和重型。普通型手足口病较常见,临床表现以发热,手、足、口、臀、腿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为主,可伴有厌食、疲倦、咳嗽、流涕等症状,疱疹内液体较少,且不疼不痒,皮疹消退后不结痂、不留疤。有的人仅出现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或是皮疹不典型甚至无皮疹。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切断传播途径是关键!
1、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养成洗手习惯,饭前便后,接触可能污染物后都要洗手)、勤换洗衣物。
2、不要和手足口病人亲密接触,比如拥抱,分享玩具、餐具等。
3、不要在疾病高发季节,带孩子去人群拥挤处玩耍。
4、家庭成员回家后应及时洗手、洗脸、换衣服后接触家里的宝宝。
孩子生病在家看护时,
家长需要注意
成年人基本不会感染这个疾病,并且即使感染了,也主要以隐性感染为主,很少有临床表现的。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基本不会感染这个病,但会成为一个携带者,传染给其他孩子,所以,家长要尽可能的不要把病毒携带到身上,那就需要:
1、不要和患病的孩子分享食品、餐具;
2、注意戴口罩;
3、照顾患病孩子后,一定记得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4、不要照顾完患病孩子后马上去照顾健康的孩子,不仅需要洗手,还要洗脸,换衣服;
5、做好家里的消毒工作。
居家隔离期间,
其他孩子如何预防?
如果家里还有别的孩子,那么就不要让两个孩子接触啦。
让孩子:
1、分不同的房间休息;
2、不分享餐具、食品;
3、不分享洗浴用品;
4、不分享玩具、书籍;
5、不要拥抱、亲吻、打闹;
6、患病的孩子戴上口罩;
7、患病孩子咳嗽、打喷嚏时,要使用纸巾盖住口鼻,如果没有的话,使用手臂处遮盖住,之后洗手,换洗感染的衣服。
目前,手足口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最有效的应对措施就是做好预防。新冠疫情突袭让我们每个人都更关注自身的健康了:勤洗手、常通风、多运动、戴口罩、不聚集……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帮助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远离疾病,茁壮成长。
END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朝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