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知的先生”是大家所熟悉的,可以说他们和感冒一样普遍,也几乎同样难受。每当人们谈起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时,他们就钻了出来,信口说道:“这个问题嘛,我知道!”因此冻结谈话,放弃了一次很好的丰富自己的机会,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啊。对这些人,我是深知底细的,因为我曾经就是其中的一个。
记得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里,我发现了自己这个毛病,那是在我刚刚工作不久,一天,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志在一起闲聊,一个同志问道:“你们知道莎士比亚和关汉卿谁的作品多吗?”我听后立刻不加思索地说道:“我知道。”他听后立刻不言语了。旁边的同志为了弄清问题,就向他追问了一句,他才又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他讲的是那么全面。听完他讲的,我才发现我所知道的只是那么一鳞半爪,更多的是“不知道”,要不是他那时讲了出来,我真不晓得这些问题到什么时候我才能弄清。从那以后,我就懂得了该怎么说:“我知道”、“我不知道”了。
通过那件事,我总结出两点说“我不知道”的好处。
第一、它可以增加自身的可信性。在我父亲的朋友中间,有一位学问非常渊博的老教授,人们从未听到他卖弄自己学识或对自己不太了解的事情假称通晓,遇到疑难时,他总是说:“我不知道”,他也不用自己的知识去搪塞,而是建议去查阅有关专著、资料来作参考。看到老教授的一切,我才懂得了怎样才能被别人尊重,您也一定知道了吧。
其二、它还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讲过:“就我来说,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以最简洁的形式表述了进一步开扩视野的理想姿态。记得有个心理学家也曾说过,善于说“我知道”的人往往头脑迟钝,不善于交际。而善于说“我不知道”的人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一种勇于创新的精神。我相信大家在这改革的年代都愿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您说是吧!
更多幼教讲师资源和技巧学习可加入中国幼教讲师联盟微信群,定期分享幼教讲师知识和技术,定期开展互动,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