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旺
学习是前进的动力,学习是成长的助力,学习是竞争的核心。随着学习浪潮的席卷,越来越多的幼教人投入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技能之外的学习之中,不断的提高自我,充实自我,发展自我。
团队拓展作为一种有效提高教师团队凝聚力和合作精神的工具也被广泛引进幼儿园的日常培训之中。工具的作用和效果是明显的,值得幼儿园引进效仿,但工具不是万能的,工具的性质和内涵更会直接影响到使用的效果。
为了更好的帮助幼儿园管理者运用这一工具,增强“职业幼教培训师”学员对幼儿园团队拓展培训这一课题的理解,燃梦国际教育发展研究院结合十多年幼教领域团队拓展培训的经验,对此工具进行浅究,希望能够给予幼儿园管理者更多的认识和参考。
—团队拓展的定义—
“拓展训练”的概念源于1941年二战期间的英国,现在的英文名为outwardbound,意为投向外界未知旅程,迎接挑战。团队拓展训练实际上是早期军方的野外生存训练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二战结束后,拓展训练以独特的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技能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上世纪90年代初,拓展训练的概念被引入中国,企业团队拓展训练近几年来迅速发展,不断受到推崇。国内外的相关实践表明企业开展拓展训练有利于改善员工的心理素质,确立信心,发掘自我潜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巩固客户关系等。
—团队拓展培训对于幼儿园的意义—
从拓展训练的定义可以看出,团队拓展培训实质上就是一种目的性性明确的训练活动,借助各种方式、工具来实现预设的效果。转为幼教人更易理解的描述,团队拓展实际上就是幼儿的常规训练、早操训练、舞蹈训练……
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上也扮演着培训师的身份,幼儿教师在做教学计划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做一份培训方案,区别在于受训的对象,一个是成人,一个是幼儿。基于此,幼儿园的团队拓展训练和企业的团队拓展相比更难开展,培训项目的推广也更难进行,除了培训预算的限制,培训效果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制约因素。
—团队拓展培训的类型—
1、户外拓展
户外拓展一般在较空旷的地方进行,借助一些大型器具开展,优点是场面宏大,气氛热烈,缺点是幼儿教师一般把拓展当做是一次游戏,就像孩子遇到新奇玩具一样,玩的时候热血沸腾,感慨万千,回到家里疲惫不堪,浑身酸痛,过几天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2、室内拓展
室内拓展一般在室内进行,借助一些小道具开展,优点是空间有助于心灵的靠近,场地有利于师生间开展互动,缺点是对培训师的要求非常高,不能只是单纯的带领老师们做一些拓展游戏,更重要的是要给予她们心灵上的撞击,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给予老师们一些园长无法给予的成长指引。
—幼儿园团队拓展培训现状—
1、设备流
把幼儿园当做企业的一种,纯粹的借助道具开展拓展培训,教官一般对幼儿园没有太多的了解,基本上和老师们无法交流。这种类型在前期十分流行但渐渐式微。
2、技术流
把幼儿园当做企业的变种,综合教练技术和培训游戏,教练一般有企业培训经验,对幼儿园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和老师们进行粗浅的交流,但无法深入,一旦触及实质往往束手无策。这种类型目前比较活跃,遍地开花。
3、实战流
把幼儿园当做唯一的服务对象,结合幼儿园实际和教练技术设计各个环节,教练一般有幼儿园从业经验,对幼儿园有着深入的了解,可以深入和老师们沟通交流,分享、传递恰当的、有效的经验方法。这种培训目前很受欢迎,但数量有限。
—幼儿园团队拓展培训开展要素—
精细化是团队拓展培训发展的方向,教育注重的是“因材施教”,一种方式不可能适用所有的行业;行业化是团队拓展培训的传播趋势,教育忌讳的是“隔靴搔痒”,一种方式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对于幼儿园团队拓展培训而言,更重要的是培训带来的效果而非简单的场面效果,因为教育工作者的特殊性,使得同类培训很难重复开展,因此首次的选择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幼儿园团队拓展培训开展的选择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专业
幼儿园团队拓展培训的开展对培训师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要求,这个专业技能主要指控场能力和语言能力。控场能力表现在培训师的个人形象和气场上,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就能吸引受训学员,正如幼儿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只有让幼儿产生了兴趣,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语言能力表现在培训师普通话的标准和语言的魅力上,时而娓娓道来、时而如歌如泣、时而高亢激昂,让受训学员从头到尾“入戏”,正如幼儿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只有吸引住幼儿,知识才能顺利传递。
2、资历
幼儿园团队拓展培训的开展对培训师的从业资历有一定的要求,这个从业资历主要指幼教领域的相关从业经验。论语有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如果培训师没有幼教领域的方面,没做过老师,没做过园长,如何能体会受训学员的感受?如何能有效的借助培训工具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专业要对口,术业要专攻,正如幼儿教师不太可能直接成为初中教师一样,如果没有过渡,如果没有一定的行业累积,效果可想而知。
3、共鸣
幼儿园团队拓展培训的开展对培训师的共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这个共鸣能力主要指在培训过程中打开受训学员心灵之门的能力。对于陌生的人和事物,人们会本能的保持一定的距离和戒备的心理,抱着怀疑和审视的态度面对培训师。
一场培训的时间是有限的,培训师也不太可能在训前和受训学员深入沟通,建立信任,获得认可。如果培训师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受训学员的信任,打破彼此之间微妙的对抗,最终引起共鸣并被高度接纳,那么这个培训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甚至让受训学员产生“抗体”,违背了培训的初衷。
正如幼儿教师往往通过分享小糖果、绘声绘色讲故事、给小女孩梳漂亮的小辫子等方式获得孩子信任一样,培训师要能迅速获得学员的信任,引导学员按既定的方向思考,深入产生共鸣,才能保证培训的效果得以实现。
幼儿园教师团队是幼儿园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是园领导治园理念得以有效传递和实现的重要渠道,在团队培训开展的选择上应慎之又慎。当然,团队的打造的内容也不单单只有团队合作,也包含了感恩心态、梦想激情保持、高效执行力、职业倦怠缓解等方面,这里仅就幼儿园的团队合作方面的团队拓展进行分析,浅究有限未免贻笑大方,仅作幼儿园管理者在选择团队拓展培训时参考之用。
相关文章链接>>>
《从团队培训中折射出的管理问题》
作者:胡旺
2011年04月14日.深圳
因为前段时间的培训获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一位会员带着董事长和一行董事会成员特地来到了深圳,来到了燃梦工作室的办公室,和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谈及的内容较有参考价值,特摘录部分和朋友们分享:
1、团队培训的各个课程(合作精神、感恩心态、责任心态、执行力、职业倦怠缓解、沟通能力)都有特定的设置,侧重各不相同,学员获得思维提升的同时,管理者、园长也要敏锐的发现团队中隐藏的问题。比如团队建设基础培训,学员们体会了团队的重要性,增强了凝聚力,学会了合作。
但做为管理者、园长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深入分析,为什么失败被淘汰的队伍像一盘散沙?队伍失败后,队长又做了什么?自己平日管理顺畅的队伍,为何换一个领导就溃不成军?为什么队员经常性误解裁判指令?为什么队伍喧闹无法保持良好的沟通气氛?作为领导者,在培训过后如何趁热打铁?……培训本身之外,有太多细节值得和需要管理者、园长去观察和思考。培训师只是个引子,实现显性要求,诱发隐性存在。在针对老师的培训中被培训师牵引思维,失去思考能力——这值得管理者、园长警惕和反省。
2、培训受时间的限制,在档期预约方面需要提前,人数每场不超过200人。燃梦工作室的团队培训属于体验式培训,培训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员的思维发展状态并及时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互动(而非精细到秒的套式互动设计)。和理论讲座不同,讲座只需要坐在讲台上,下面几千人都可以,学员只需要听,比如专家报告讲座;和技能技巧培训不同,技能技巧不需要关注学员思维发展趋势,只需要学员跟着模仿,重复练习,比如动辄上千人的疯狂英语;
事实上人越少效果越好,这样培训师散布在学员身上的注意力就越多。我们的培训要的是效果,不是规模,不是场面——这也是管理者、园长所需求的。如果机构下的员工太多,可考虑分批次进行相关培训,和效果相比,金钱就没那么重要。不要纠结于学员受训后“翅膀硬了飞走”,投入和回报一定是成正比的,可用签订“培训协议”的方式约定,期望员工为我们服务一辈子是不切实际的,学员自身也有成长的需求,幼儿园不提供成长的机会她们就会自己去创造。不管学员未来如何,至少她们成长后的第一受益方是幼儿园,不是么?
团队培训,无论培训师多么的优秀,培训效果多么的好,管理者和园长也一定要明白:培训师只是一个强有力的助力,团队是自己的,需要自己亲自打造,任何培训都只是打造过程中的辅助(不论技能技巧培训还是思维素质培训)。结合培训的实际,转化为自身工作的能量,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管理者和园长的付出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不论金钱还是时间、精力。
更多幼教讲师资源和技巧学习可加入中国幼教讲师联盟微信群,定期分享幼教讲师知识和技术,定期开展互动,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