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

第一节认知单元

一、图式

定义:由一个场景中典型的独特的特征或事件的程序所组成。

脚本:具体事件的图式。

图式和脚本是儿童首先使用认知单元

二、映像

映像或表象是一种感觉印象

三、概念或范畴

定义:对一组对象或事件的符表征。

语言——基本的符号表征形式。

符号概念随年龄变化:①定义概念的方面逐渐与大多数承认认为是关键的东西相一致;

②在四位时能更有效使用符号概念;

③能更好地用词描述符号概念。

概念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四、判断

定义:两个或更多的概念被联结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判断题。

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儿童能完成对命题更加复杂的认知操作,把两个或几个命题协调起来解决一个问题。

第二节信息加工过程

一、信息加工阶段

1、感觉登陆(感觉贮存

信息加工第一步——对感觉信号的觉察。

尼赛尔——肖像式记忆:①视觉记忆;

②听觉记忆。

2、注意

正常环境下,我们对信息有高度的选择性。

注意的一个特征就是选择性。,

有控制的注意随着个体的发展而改善。

3、知觉

定义:对感觉次级贷察觉、识别和解释。

4、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暂时的、主动的、有意识的记忆)——核心加工单位

受到注意并在知觉上得到解释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

信息块——短时记忆的单位,指知觉体系被当作一个熟悉的单个单元的模式或顺序。

局限性:①一次所能包含的符号数量有限;

②信息衰退速率快(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5、长时记忆

首因效应——长期记忆;

近因效应——短时记忆。

三、短时记忆(复述、元认知、加工水平和组织起了变化)和长时记忆(几乎完全由代码的变化及提取策略的变化)的变化

1、复述

2、组织(即儿童把学过的材料加以序列化、模式化或范畴化的过程)

3、元记忆(儿童关于记忆过程的认识);

4、信息加工水平

复述的类型直接影响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信息的数量。

5、提取(是探究并得到记忆中信息的能力)

四、记忆测量

1、再认(强)——能识别一个客体;

2、重组(弱)——恢复先前看到过的客体;

3、回忆(弱)——更为复杂的记忆呈现

v自我回忆、检查能增加儿童会议的信息。

五、元认知(儿童对自己认知功能得到认识和控制力)

v 元记忆——儿童对自己记忆活动的认识、是元认知的一种。

v 元认知涉及儿童调节自己认知过程的能力(执行过程)

1、计划——第一步:阐明问题。最重要环节——提出正确问题;

2激活人之规则和策略;

3、监控学习;

4、控制分心和焦虑;

5、评定结果。

v 元认知发展的好的儿童比未发展好的儿童更能有效使用自己的能力。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知识手册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