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全国少工委”(ID:qgsgwbgs)整理自公众号“中国教育报”(ID:Zhongguojiaoyubao)
小朋友们,3月13日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
至此
北京冬奥会
冬残奥会
都已圆满结束
冬奥会让我们难忘的
并非只有可爱的
冰墩墩和雪容融
还有开幕式上
小朋友们的鸽子灯
张家口的山和雪
运动员们驰骋冰雪的
速度与激情
……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给我们带来了
无尽的热爱
快乐与梦想
让我们一起去
回顾它们吧~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很美很中国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
冬奥会开幕当天
恰逢“二十四节气”
当中的“立春”
“二十四节气”
代表着一年的时光轮回
也代表人与自然
和世界相处的方式
用它来倒计时
体现中国人
对时间的理解
每一个节气的后面
都是一句古老诗词
这就是
中国人的浪漫!
他28岁,却长着50岁的脚
作为平昌冬奥会
短道速滑男子
500米冠军
武大靖在北京冬奥会
依旧表现出色
在短道速滑
混合接力决赛
和短道速滑男子
1000米决赛中
分别获得
金牌和第四名
因为常年穿着
冰刀鞋训练
武大靖整个脚部
严重变形
此前在参加一档节目时
武大靖曾平淡地
描述自己那双
遍布着伤疤、老茧
骨头变形的脚
“我有一双很丑的脚”
武大靖的脚
让无数网友心疼
可正是这双脚
托着中国队的梦
一次次起飞
获得首金
2月5日
曲春雨、范可新
张雨婷、武大靖、任子威
在北京冬奥会
短道速滑混合团体
2000米接力决赛中
中国队成功夺冠!
兼顾学习滑雪
3年时间完成4年课程
如果说北京冬奥会上
哪位运动员最受关注
中国选手谷爱凌
可能是大多数人
给出的选项
2月8日
在自由式滑雪
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谷爱凌夺得金牌
谷爱凌表示
参加北京冬奥会
一直是她的梦想
平日里,谷爱凌
保持高度自律
每天保证
10小时睡眠时间
在工作学习之余
坚持写日记
在训练时把每个动作
做到最好
为了避免打乱节奏
在雪上训练时
她能一连好多个小时
不吃东西、不喝水
为兼顾滑雪与学习
谷爱凌高中阶段
用3年的时间
完成了4年的课程
那段时间
工作日全是
上课、考试
周末也被训练占满了
“全身心投入
做好每一件事”
她眼睛意外受伤
仍坚持重返战场
2月7日
在自由式滑雪
女子大跳台资格赛
赛前训练中
中国队“00后”小将
杨硕瑞意外摔倒
额头和左眼眼角处受伤
“虽然受伤了
但我的意志还在”
简单处理伤口后
她做出了重返赛场
带伤出战的决定
随后,她带伤完成
三次跳跃
虽然在滑下跳台时
会因伤看不清地面
但她三轮的成绩
却一轮比一轮高
杨硕瑞最终未能晋级
但勇敢无畏
拼尽全力的她
已在闪闪发光!
2月7日
17岁小将苏翊鸣
在单板滑雪男子
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
完成超高难度
五周转体1800
最终斩获银牌
为中国队创造了
该项目历史最好成绩
“翊鸣惊人”的天赋背后
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
从4岁接触
单板滑雪开始
苏翊鸣一直在努力
为了掌握新的
高难度动作
同一个动作
他可以每天重复
练习6个小时
由于训练量较大
他还曾在一周之内
滑坏了4块雪板
但苏翊鸣说
自己并不觉得累
“因为我享受这件事
在过程中可以找到
我喜欢的乐趣”
原来,努力和热爱
才是最好的天赋
她5次登上领奖台
发型都不重样
3月12日
中国选手张梦秋
第5次来到
北京冬残奥会
延庆赛区颁奖广场
相比前4次领奖时的
麻花辫、爱心辫
六小辫儿、蝴蝶结
不出所料
她又换了新造型!
5次登上领奖台
发型是队里的翻译
和队友帮着琢磨的
而且这个造型团队
工作越来越熟练
拿“小猫”发型来说
只用了15分钟
就完成了
AI手语主播
助力冬残奥会新闻播报
中国体育代表团
冬残奥会首金报道中
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
就陪伴听障人士
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
夺冠时刻
冬残奥会花束里
那朵小蓝花象征坚强
你发现了吗?
北京冬残奥会的
运动员领奖时
手中的颁奖花束
跟冬奥会的
花束不太一样
冬残奥会颁奖花束
不仅丝带的颜色
有了变化
花种类也多了一朵
“象征坚强”的
蓝色波斯菊
这些用手工编织
而成的绒线花
不仅蕴含着节俭
可持续的办奥理念
还寓意着
美好和坚强
被人们称为
“永不凋零的
荣耀之花”
不舍得说再见!
冰墩墩雪容融都下班了
小朋友们
体育的快乐好纯粹
笑泪都动人
我们被运动最原始的
魅力所折服
被人类最直接的
悲欢而感动
冬奥会让我们
在心里埋下了一粒
梦想的种子
待时光浇灌
破土而出吧!
编 辑 | 胡晓梅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全国少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