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活动准备
1.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别放于5-6个透明玻璃瓶内,用纱布封住瓶口。
2.记录表、记录笔5-6套。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1)教师分别说出蟋蟀、螳螂的谜面,请幼儿猜猜是什么,猜对后出示装有蟋蟀、螳螂的玻璃瓶,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2)请幼儿自由观察蟋蟀、螳螂,满足好奇心。
2.分组观察记录,比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征的异同
(1)教师交代观察要求:4-5名幼儿分为一组,一起观察蟋蟀和螳螂。看一看它们身上都长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请一位幼儿把大家的发现在记录表里圈记出来。
(2)幼儿分组进行自由观察和交流。教师加入幼儿的观察,一起交流发现,解答幼儿的疑问,重点指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比较两只昆虫的异同。
(3)展示观察记录,分享观察收获。请幼儿根据观察记录,说一说在蟋蟀和螳螂身上的发现。教师对幼儿的介绍进行提升总结,提出昆虫的概念和特征。
提问:蟋蟀和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小结:蟋蟀、螳螂的身上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习性
小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阅读幼儿学习资源,拓展幼儿关于昆虫的经验
活动延伸
1.将蟋蟀、螳螂放在自然角,带领幼儿饲养并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后带领幼儿进行放生活动。
2.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或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蚂蚁、蟋蟀等昆虫,观察它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知。
——– 版权和使用说明 ——–
1、本教案由幼师有话说(微信:jsks6601)幼教资源工作室的
老师整理,版权归原作者!
2、所有教案只供幼教老师、同学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3、如有问题或需要更多幼教资源请联系幼师有话说(微信:jsks6601)或者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幼儿园游戏教案:youeryuanjiaoan1)
4、每一份资源,我们都会不断整理,更新,默认二个月发布一个新版本,并且自你收到日的下个月起一年内免费提供给你们。请注意查看你的QQ邮箱或公众号信息、幼师有话说的朋友圈。
——– 合作与分享 ——–
1、幼教是一份美丽的事业,也是一份讲“奉献”的事业,如有你有幼教的相关资源乐意分享出来给全国各地的幼教同行,请联系我们,我们会根据资料情况给予一定的报酬(包括现金红包、实物、电子资源)等。也欢迎你加入我们工作室兼职团队,一起来整理、分享资源,分享快乐,同时收获一些资料整理补贴(现金红包)。
2、如果你是一名优秀的幼师,园长,愿意来分享你的工作经验和心得,帮助幼教同行提升工作技能和效率,也请联系我们,我们会搭建好在线课堂相关工作,你只要负责准备好讲课内容,把你的专业能力和个人风采展示出来,同时会支付你一定费用(具体协商)。
感谢您的阅读!!!
您的支持,是我们持续分享的最大动力!!!
一齐分享,共同进步!!!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儿园游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