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字体关注,我们的距离只有一厘米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健康成长,但由于对幼儿园教育以及幼儿工作的不了解,会产生诸多疑惑。今天我们总结了家长最关心、最经常问及的几个问题,并给出了详细的解答。老师可以结合园所及孩子情况给出自己的答案,也希望家长能认真看完,做好家园共育。
为什么一上幼儿园就生病?
开学后正值季节更替,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还不完善,容易生病;
幼儿初次离开父母的怀抱去往幼儿园,不适应集体生活而产生的焦虑所致;
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环境,容易互相感染,导致出现“几人生病全班倒下”的窘境。
幼儿生病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必经的过程,家长发现幼儿生病了不要心急,及时与老师沟通,做好及时处理与预防工作。
为什么孩子一回家就喊饿?
幼儿园都是按照作息时间表进餐的,饭量都是充足的,幼儿说没吃饱有很多因素。一般有五种情况:
(1)园里的饭菜没有家里的精细;
(2)新环境里,紧张造成的食欲差;
(3)园里是自己吃,吃饭技巧还没熟练;
(4)幼儿一天活动能量消耗大;
(5)幼儿正在生长发育。
以上情况下,幼儿在幼儿园待久了养成正常饮食习惯就没问题了,家长也可以适当在晚上给幼儿加点餐。
幼儿园里吃的营养够吗?
幼儿园为孩子准备的都是安全卫生的食品及饮用水,以安全饮食、科学营养、色味俱全作为幼儿伙食工作的基本原则,定期根据孩子的营养平衡编制食谱。
所有食品均要通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核,其安全和卫生可以保证。老师也会每天向家长公示当天的食谱。
孩子挑食怎么办?
(1)以身作则,父母首先不挑食,不在幼儿面前议论什么菜好吃、什么菜不好吃,自己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
(2)尝试更改烹饪方法,在颜色搭配、调味和形状上下功夫;
(3)不要强迫孩子吃不爱吃的食物;
(4)以游戏的方式例如:“闭上眼猜猜吃到的是什么?”;
(5)鼓励幼儿每次不挑食的行为。
孩子不会穿衣上厕所怎么办?
在幼儿园里,教师会通过儿歌、游戏、环境布置等方法鼓励幼儿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自己吃饭、穿脱衣服、擦屁屁,经过一段时间孩子自己会学会这些,家长要做的就是在家配合,尽可能多给孩子锻炼机会。
如果孩子还没学会自理,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有问题不要羞于表达,要主动和老师说:“我要小便/大便、我没吃饱、我想喝水。”
孩子说TA在幼儿园被欺负了?
幼儿园的孩子语言还没有发展完善,很多想法和情绪孩子表达不出来。在这个阶段,动作发展大大快于语言的发展,所以孩子会忍不住用动作表达。
遇到此类事情,首先自己千万不能心急,建议先去与当天带班老师沟通,了解事情原委,相信老师可以做出正确的处理。另外,在幼儿园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这也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家长不要过分担心。
幼儿园里教什么?
孩子在幼儿园所获得的经验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活动来考量的,而是在一日活动的方方面面中的。学习、游戏、运动、生活,孩子在这些活动中获取各种经验,这是一个持续而连贯的过程。因此,如果要问孩子在幼儿园学什么,其实他踏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学习了。
另外,幼儿园会在家访、家长会上向家长说明幼儿园常规工作及日常流程,也会有相应的书面材料给家长看。同时会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亲自来观看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来打消心中的担心和顾虑。
孩子在园乖,在家却不听话?
幼儿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会有表现欲望,想要获得老师的赞扬,成为班级里的榜样,所以会表现很出色。而在家中的环境不一样,就会导致不同的行为表现。
对应策略:
(1)正确地关爱,不要溺爱,多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以身作则,给幼儿树立榜样;
(3)保持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一致;
(4)多与老师沟通交流,请求指点。
孩子害怕独自睡觉怎么办?
对黑暗、孤独、想象中的怪物的恐惧会造成情绪波动,让孩子害怕独自睡觉。
对应策略:
(1)与孩子一起布置TA喜欢的环境
(2)找一个依恋物,比如喜欢的娃娃
(3)在入睡前陪伴讲故事,听轻柔音乐
教育就像个天平,一头是幼儿园,另一头是家园,如果家长都把教育重担交给老师,单靠老师一人之力,教育的天平肯定会倾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这里希望家长能重视自己的教育责任,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全力支持老师,共同配合步调一致,教育才能平衡,孩子才能稳步成长!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幼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