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园的孩子们可能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对于新环境存在陌生、不安和紧张感,这样,孩子们的食欲也会随之下降。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可以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们应该配合老师做好以下这些事情。
对于刚入园不久的孩子,家长一定要辅助老师疏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最常用的方法比如在放学时抱抱或亲亲孩子。
在家庭游戏中培养孩子自理能力,通过游戏,鼓励孩子学会说“老师,我还没有吃饱!”“老师,我要添饭!”等互动语言,让孩子感受到吃饭是一件愉快的事。
放学后,主动与孩子交流,让孩子讲讲幼儿园里的生活。家长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老师才能配合家长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成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家里,吃饭时间基本根据孩子的时间安排。比如:孩子早上6点起床,那么早餐就安排在6点以后,如果孩子8点起床,那么早餐时间就会更晚,午饭和晚饭时间也会推迟。而幼儿园的三餐两点时间比较固定,有些孩子在正常进餐时不觉得饿,等有饥饿感时又错过了进餐时间。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几口饭,或者让孩子吃得快一点,就选择给孩子喂饭。还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安静不乱跑,同意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饭。但是在幼儿园进餐全靠孩子的自主能力。
家里的三餐会按照孩子的口味进行烹饪,但幼儿园的食谱要考虑3—6岁幼儿的总体营养需求,这就导致有些孩子不喜欢幼儿园的某些饭菜。
家长尽量按照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安排孩子在家的时间,缩小家园生活的差异性,尤其注意减少孩子请假和迟到次数。
家长要做好孩子进餐时的学习榜样,自己先做到吃饭时不看手机、不看电视。
不纵容孩子的挑食行为,不在两餐之间给孩子过多的零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幼儿园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每天进行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当孩子们的活动量大时,身体的能量消耗也会随之加快,饥饿感也会来得更快。幼儿园下午吃饭的时间都会比较早,吃完饭后还会进行游戏活动,所以孩子会在家庭晚餐时感到饥饿,这是正常现象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游戏伙伴,有了合适的小伙伴一起运动也会变得更有趣。
孩子的身体素质和爱好不同,家长应该根据孩子不同的特点,找到他最适合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日常多带领孩子参与团队运动,玩一些团队类的游戏,对孩子来说,既能够提高运动的兴趣,又可以增强孩子的团队意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来我们的孩子“饿”的背后会有这么多原因!知道了孩子“饿”的原因后,家长就不需要太担心了,而是该考虑如何引导孩子能在幼儿园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