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欢迎大家观看讲座后踊跃来稿
我们将择优刊发
温馨提示:
如果贵园需要我们的编辑将直播感悟,推送至微信公众号进行公开展示,请注意投稿截止时间。
①投稿方式一:将当周讲座感悟于次周周一前提交到指定邮箱,谢谢!!
②投稿方式二:将当周讲座感悟推荐给项目办负责人进行推荐,谢谢!!
直播感悟投稿要求:字数要求700-1000字左右,以word文档形式,通过邮箱附件发送,邮件名称为xxx省市xxx幼儿园(幼儿园全称)+班级+教师姓名+第***期感悟
邮箱地址:hbsjygy@163.con(注意投稿时间)
-小编说
优秀作品集锦 第 255期
《幼儿园种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春天,万物生长,又到了开展幼儿种植活动的好时机。在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动手进行简单的种植活动,看到植物从一粒种子到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的全过程,感受生命的力量。小小的种植活动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对幼儿的多方面发展、综合性学习行为及特定行为的产生等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也有很多讲究。如何充分利用种植活动,挖掘其中的教育契机呢?
1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宜山镇第一幼儿园
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种植饲养活动是孩子亲近自然的最好方式,计彩娟老师从为什么开展种养活动,适合哪些种养活动,如何开展种养活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听完讲座后我也了一些思考:
幼儿园种植活动给孩子们全面发展和直接经验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幼儿园种植活动具有社会性,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也是其人际交往的过程,幼儿可以从种植活动中体会到付出和收获的快乐,建立自信心,学会主动承担责任。在种植活动中,幼儿要自己动手实践,感知种植的具体过程,包括:翻地、播种、培土;感知植物生长的过程。需要条件:浇水,施肥,除草,杀虫;了解收割方法:收割,采摘,分类。观察是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间的内容应该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开展种植活动就是达到这种教育目的的一种方式,以儿童的需求为出发点,将种植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挖掘种植活动所蕴含的教育机会,使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能相互渗透,使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充分的发展。
当下,幼儿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较少。教师可以开发利用幼儿园的种植课程资源.让幼儿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习、游戏、陶冶性情、拔节生长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良好的观察能力与观察习惯是促进幼儿日后可持续展的一笔宝贵财富,而幼儿园的种植课程则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一片天土。教师应努力捕捉幼儿对种植课程的兴趣,准确把握幼儿的兴趣点,引导幼儿细心地观察和探究植物的生长规律。例如,教师可以将红豆与黑豆放入同一个盛有水的透明玻璃杯中,放置于阳光照射的窗台,让幼儿自主观察。此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大胆猜测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并让幼儿持续观察。一段时间后,幼儿会观察到黑豆先发芽。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探究其原因。在开发利用幼儿园种植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需求挑选色泽艳丽、新奇有趣的事物作为幼儿的观察对象,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让幼儿能準确、完整、清晰地进行有效的观察。
为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教师还应教授幼儿-些观察方法,让幼儿学会在种植课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观察植物。如顺序观察法,让幼儿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由远到近、由上而下、由大到小、由局部到整体等方式观察植物;比较观察法,让幼儿比较观察黑豆与红豆谁先发芽;追踪观察法,让幼儿追踪性地观察某一特定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追踪观察法有利于培养幼儿观察的持久性、敏锐性和细致性,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幼儿园种植课程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所有幼儿的共同参与和教师规范化的引导。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实践活动过程,需要教师采用科学合理的策略,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种植课程。教师需要合理导入种植活动。比如,在开展玉米种植课程时,教师可以将幼儿合理划分为几个合作种植小组每个种植小组4~5名幼儿,选出一名幼儿担任小组长并负责分配种植任务。在种植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相互协作,如一起抬水、抬玉在开发利用种植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还应着力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努力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种植课程的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形成热爱科学的积极情感与良好态度。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在种植区种植青菜、大豆、萝卜等,引导幼儿合作翻土、锄草、施,共同收获果实。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会细致地观察植物,展开系列性的科学探究活动,自主观察、探究植物是如何发芽、开花、结果的,等等。
对于幼儿在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指点迷津,帮助幼儿答疑解惑,让幼儿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种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推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如幼儿与同伴、教师、家长的交往,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幼儿学到基本的社会交往方法。
2
河南省安阳市二道街幼儿园
大一班 朱小宁
春天万物生,是幼儿园开启种植课程、策划种植活动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机之一。在实际的种植活动中,很多年轻老师和孩子们一样。
可能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种什么、怎么种、水浇多少、如何让种植活动更加系统……但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正是种植的意义所在。
今天听了计彩娟老师的《幼儿园种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讲座,受益匪浅。知道了幼儿参与种植活动,既能锻炼多种运动能力,也能获得很多种植方面以及有关植物甚至动物的经验,同时,幼儿的审美能力、数量概念、责任意识、与同伴的协作能力、计划能力等都可能得到发展。
我们在开展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幼儿兴趣与需要选择动植物样本的基础上,考虑小、中、大年龄段幼儿学习特点,以及动植物种类与季节时令的关系,以安全性、教育性、代表性、可操作性为原则,挖掘、删选、整理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能为幼儿所接受的动植物样本,注重具有本土特色的动植物作为重点种养对象。尽量丰富动植物种类,避免动植物关键经验的重复。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我们的种植区,是幼儿园亮丽的风景,给幼儿园增添绿色,带来了生机,更是孩子们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活教材”。通过种植活动,孩子们从中体验劳动的快乐,促进幼儿对自然知识的探索和观察兴趣。
大二班 申丽娟
当下,幼儿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较少。教师可以开发利用幼儿园的种植课程资源,让幼儿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习、游戏、陶冶性情、拔节生长。
今天听了计彩娟老师的《幼儿园种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讲座,受益匪浅,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良好的观察能力与观察习惯是促进幼儿日后可持续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而幼儿园的种植课程则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一片沃土。教师应努力捕捉幼儿对种植课程的兴趣,准确把握幼儿的兴趣点,引导幼儿细心地观察和探究植物的生长规律。
在开发利用幼儿园种植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需求挑选色泽艳丽、新奇有趣的事物作为幼儿的观察对象,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让幼儿能准确、完整、清晰地进行有效的观察。
种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推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如幼儿与同伴、教师、家长的交往,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幼儿学到基本的社会交往方法。同时,种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可以培养幼儿自尊、自强、自主、友善、友好等良好的品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策略让幼儿在种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拔节生长,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让幼儿不断成长,让幼儿享受成长的快乐。
大三班 王万平
通过学习计园长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种植活动一旦进入幼儿园,它就不再是纯粹的种植,而是承载着诸多教育价值的种植活动。幼儿园种植课活动是幼儿亲自参与种植的过程。
大班上学期我们种植菠菜,每天孩子们入园后,都会看看植物宝宝长得怎么样,是否要浇水、拔草。当种子发芽了,长出嫩芽了,孩子就会开心地跳起来:“种子发芽了,种子发芽了。”而且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尝试学习记录,不会用文字记录,就想出用图画来记录。在种植活动中,幼儿要运用点数、测量、排序、分类等数学技能来完成种植任务,感受种植活动所蕴含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通过种植活动,幼儿能发现各种植物的外形特征、生长周期、生长需求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等,在接触自然、探索自然的基础上,幼儿能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态度。而且在种植过程中孩子们亲自松土、拔草、浇水等,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是开心的、感兴趣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计划能力、审美能力、责任意识、与同伴之间的协作能力等都可能得到发展。
其实小小的一片种植园地给了孩子们一个观察与发现、付出与收获的自由空间,在这里他们分工、合作、交流、分享,达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让孩子们体会果实的来之不易和收获丰收的喜悦。更应在日常跟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渗透种植活动的进展情况,鼓励植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推动种植活动的开展,分享种植过程的快乐。
3
河北省唐山南堡经济开发区第一幼儿园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有效地利用并开发,促进幼儿发展。”我们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巧妙地渗透到环境教育中的每一个角落,再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创设出不一样的环境,开发幼儿智力、和动手能力及创造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意义:以种植活动为媒介,促进幼儿发展。如让幼儿持续、深入地研究一种植物,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素养,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
种植活动一旦进入幼儿园,它就不再是纯粹的种植,而是承载着诸多教育价值的种植课程。幼儿园种植课程不同于农业院校的种植专业教育。幼儿园种植课程强调让幼儿亲自参与种植过程。由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种植程序的复杂性,不同年龄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程度可有所不同。
幼儿园种植课程所属的领域是科学。在种植活动中,幼儿可以对所种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进而对周围其他植物及其生长情况产生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种植活动,幼儿可以掌握科学研究的心智技能和方法技能,包括对植物生长现象的好奇、提问、探究、调查、讨论、反思以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论。在种植活动中,幼儿要运用点数、测量、排序、分类等数学技能来完成种植任务,感受种植活动所蕴含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通过种植活动,幼儿能发现各种植物的外形特征、生长周期、生长需求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等,在接触自然、探索自然的基础上,幼儿能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态度。
种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推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如幼儿与同伴、教师、家长的交往,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幼儿学到基本的社会交往方法。同时,种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可以培养幼儿自尊、自强、自主、友善、友好等良好的品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策略让幼儿在种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拔节生长,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让幼儿不断成长,让幼儿享受成长的快乐。
本期讲座感悟展示结束,恭喜本期上榜园所及老师们,期待您的踊跃来搞,下期上镜的就是您~
投稿规则详情参考本期感悟开头《温馨提示》部分。
往期温馨回顾
【讲座感悟】区域学前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架构与应用探索——以深圳市盐田区为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