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一、主题生发背景
好奇心是幼儿的心理特点之一,他们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和兴奋。温暖的午后,伴随着泥土的芬芳、花草的清香,孩子们像平常一样在幼儿园的种植园中为蔬菜浇水,这时桃子发现了一个“躺在”泥土上的小萝卜,桃子小心翼翼地把小萝卜捧在手心里说:“这么小的萝卜宝宝怎么躺在了泥土上?” 孩子们纷纷围观过去。
雯雯:“小萝卜生病了么?”
川川:“它也想到幼儿园的滑滑梯去玩,所以从泥土里跑出来了吧。”
桃子:“不对,不对,小萝卜宝宝没有衣服穿,它肯定是太冷了。”
小萝卜到底怎么了?孩子们讨论得热火朝天,争执不下,川川提出:“我们还是去请教下园艺师奶奶吧。”
聆听幼儿内心的想法,给予幼儿思考的空间。由于幼儿的想象力较丰富,他们积极地假设着萝卜宝宝躺在泥土上的各种原因,我并没有打断他们,无论来自怎样的猜想,我们都要给予幼儿时间、陪伴和验证,验证是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并支持幼儿积极主动探索周边事物与大自然的关系,通过观察分析、感知、实操、体验,自主大胆地探索获得相关的经验。幼儿天生有着无尽的探索欲和好奇心,验证他们的假设,也可以帮助他们获取新的知识。由此引发了下面一系列的内容……
二、主题活动开展
根据幼儿兴趣点“泥土上的萝卜宝宝”,孩子们已经具备了哪些前期经验呢?孩子们又想探索哪些新疑问呢?于是,我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了解到了孩子们的已有经验,根据幼儿的讨论内容进行了梳理总结。以孩子的兴趣点为线索,挖掘主题蕴含的核心价值与经验,梳理主题活动脉络。
(一)融入生命
1.保护蔬菜宝宝
园艺师奶奶告诉孩子们可能是因为前两天的大风,萝卜宝宝太小了,根还没有扎稳,于是孩子们展开了新的讨论与行动。怎样保护种植园里的其他小萝卜和蔬菜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不再受伤了呢?
恺恩:“可以把小萝卜放在水里。”
琪琪:“我们给蔬菜盖上厚厚的棉被吧。”
乐乐:“也可以给菜宝宝搭个家。”
那就行动起来!有的捡树叶铺在蔬菜周围给蔬菜宝宝盖棉被,有的把叶子给花心包起来放上小土块给蔬菜保暖,还有的拿来泡泡塑料袋搭个菜宝宝暖棚……
孩子们的想法让我感动。幼儿在行动中体会珍爱自然与生命,获得发现美与珍爱美的心灵。
2.护树计划
回到班里,孩子们小组讨论后,纷纷表示,幼儿园里不仅蔬菜要保护,还要保护夏天给我们带来凉爽的大树和小树,寒冷的冬天到了,我们一起为幼儿园的小树苗保温,这样能让小树安全地过冬。
于是小画家们开始了自己的“护树”计划,我们把计划张贴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让更多的小朋友加入我们的保护行动中。
3.护树行动
可是材料怎么来呢?找园艺师奶奶来帮忙,园艺师奶奶第二天就拿来了工具:海绵、塑料袋、废旧布料、绳子和胶带等。
孩子们热火朝天地一起来给树宝宝穿上厚厚的外套,这下树宝宝就不冷了。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协商,知道包树的时候需要有的扶着小树不让其摇晃,有的包海绵,有的缠胶带,有的用绳子捆,商量着怎么包得既结实又暖和且不透风。幼儿在合作分工中交往的氛围建立起来了,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社会化的发展。
4.感受生命的循环
园艺师奶奶告诉孩子们想让种植园里的蔬菜长得好,不仅要保护好它们,还要给它们提供营养才行。川川突然想起来,前一段时间和小伙伴们在饲养区观察母鸡妈妈生蛋宝宝的时候,老师告诉了他们生命循环的道理,饲养区里的小鸡和小兔子的粪便就是植物最好的肥料。晴晴灵机一动,说:“要让咱们饲养区的小鸡和小兔快快吃上美味的食物才行。”于是孩子们决定把已经成熟的萝卜拔出来喂养小兔子。
在班级的自然角里,我为孩子们提供了水培萝卜,分别用清水和饲养金鱼换下来的水浇灌,让孩子进行对比观察萝卜的生长情况。孩子们惊喜的发现,动物的排泄物是植物很好的养料。幼儿通过对动植物照料的过程中,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感受并了解动物和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感受了生命的循环。
通过小动物的喂养,幼儿融入自然的同时,也体现了幼儿的爱心。平时性格内向的孩子也愿意和动物进行交流,性格也越发活泼起来。现在城市的孩子们缺少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和观察的机会,让孩子们融入自然之中,可以尽情和大自然亲密接触,逐渐提高其生活、观察和发现的能力。幼儿在照顾植物和小动物的过程中,既激发了探究的乐趣,也培养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融入课程
幼儿的已有经验中知道较多的是胡萝卜和白萝卜,通过教学活动《识萝卜》来帮助幼儿认识多种多样的萝卜。前期的活动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萝卜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于是准备了各种萝卜,通过看、闻、比、摸、切和尝来和幼儿一起探索萝卜的秘密,孩子们初步了解了各种萝卜的品类、结构、形态、营养和有关萝卜的美食等等。
绘本《大块头萝卜》的故事分享,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了萝卜的生长环境和过程,并对各种萝卜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三)融入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班级主题墙创设了“萝卜总动员”版块,形成了课程的相互融合和互动延伸。依据走廊环境,设置了爱家乡洛阳本地特色名吃的版块,其中的牡丹燕菜是我们洛阳的名菜,主要食材就是萝卜,从中也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融入美食
1.论萝卜
有部分孩子对萝卜充满抵触,总觉得萝卜味道辣辣的、怪怪的不爱吃。于是幼儿间展开了关于“萝卜美食汇”的谈话活动。
你喜欢吃萝卜做的哪种美食呢?
秦天:“萝卜我可不爱吃。”
壮壮:“奶奶做得腌萝卜可好吃啦。”
图图:“红萝卜煎饼我最爱吃。”
小满:“厨师叔叔做的萝卜饺子香喷喷的。”
2.拔萝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幼儿园种植园的萝卜争先恐后地从泥土里探出了胖嘟嘟的“小脑袋”,正向孩子们发出热情的邀请,拔萝卜的时候到了!带上我们的小工具,“嗨呦嗨呦”拔萝卜去喽。通过幼儿平日里对萝卜的播种、浇水和照顾,从中感受了劳作的艰辛,幼儿自主采摘并做成美食,引导幼儿从不喜欢到爱上吃萝卜,培养了幼儿不挑食的好习惯。
“我发现了一个小萝卜,好可爱呀!”
“看我们收获满满呢!”
冬至到了,怎么能少得了吃饺子呢!这一天孩子们一起享用萝卜肉馅做成的美味的彩色饺子。
(五)融入游戏
1.户外游戏
萝卜好吃,更好玩哦!孩子们摇身变成了“红萝卜”“白萝卜”“青萝卜”……“红萝卜蹲,红萝卜蹲,红萝卜蹲完绿萝卜蹲。”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2.区域游戏
区域活动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多方面的锻炼和发展。
(1)美工区
萝卜手工、拓印画让幼儿了解了萝卜的整体外形特点,同时还认识了萝卜的横切面和纵切面,幼儿乐在其中,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2)语言区
有了前期课程的铺垫,幼儿通过讲述理解了《拔萝卜》故事的内容,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表演区
川川:“我的个子高,我来当老爷爷吧。”
奇奇:“我的个子虽小,可是我有很大很大的力气呢,我来当小花猫,喵喵喵。”
通过角色扮演幼儿体验了人多力量大,相互合作的情感。
(4)建构区
给萝卜宝宝搭建怎样的家才最稳固呢?孩子们讨论得热闹非凡,在搭建的过程中可是花了不少功夫呢。
(5)特色区:皮影小剧场
皮影戏可真好玩,大家都看入迷了!通过观看皮影小剧场《拔萝卜》的表演,幼儿从中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六)融入家园共育
“倒点香油,做成美味的凉拌红萝卜丝。”
“炒萝卜片,营养搭配又好吃,看我吃的多香啊!”
“妈妈辛苦了,我喂您吃一口我在幼儿园种的红萝卜吧!”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通过亲子制作萝卜美食和萝卜造型手工,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和动手能力,感受了食物创造的多样性,从而也增进了亲子感情。
幼儿是天生的小小问题家,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迸发出很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幼儿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对萝卜宝宝有了更深入的探究,从而也学会了观察、探索、发现、计划、反思,并收获了经验和快乐,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了大自然馈赠的奇妙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