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幼儿园里的自然生态教育,有两种基本的形态:
一是以生态教育为特色,系统的建设和实践自然生态教育体系;
另一是将自然生态教育融合于幼儿园的自然教育和其他的教育活动之中。
无论是哪种形态,幼儿园的自然生态教育都应该从生态出发,指向生命,落于生活。当幼儿园开展自然生态教育活动时,可以遵循这四条基本的路径。
学前微主编,与100000+园长共成长
路径一:
从自然教育到自然生态教育
自然生态教育是自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开展自然生态教育,当先从自然教育开始。在幼儿探索自然中不同事物以及人与自然关系之前,首先需要幼儿对身边的自然事物产生兴趣,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基本的熟悉和了解。
幼儿园需要做的是将幼儿带到真实的自然环境中,支持和引导幼儿充分的应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观察和探究周围的自然事物。只有幼儿先对不同的自然事物有所和兴趣和了解,才能真正的进入对于他们关系的探索。
路径二:
从发现生态到理解生态再到建构生态
无论是自然事物之间的关系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幼儿的认识和了解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对于低年龄段的幼儿而言,其自然生态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发现自然中不同的自然事物之间有关系。
对于中年龄段的幼儿而言,其自然生态教育的目标将由生态关系的发现到其关系的理解,即知道自然事物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对于大年龄段的幼儿而言,其自然生态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参与生态环境的建设。
路径三:
从现有环境的生态发现到生态式环境的建构
践行自然生态教育,不需要也不太可能一步到位地打造一所具有良好生态环境资源的幼儿园。现实可行的路径是,先基于幼儿园已有的自然环境资源,支持和引导幼儿开展生态探索行动。然后不断基于幼儿发现的问题或发展的需要,优化或丰富幼儿园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前者是“环境的课程化”,后者是“课程的环境化”,双向良性循环,最终实现自然生态教育体系的建构。
路径四:
从自然生态教育到生态式教育
无论是否以自然生态教育作为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和园本课程,自然生态教育都不能停留于“自然”。
幼儿园的自然生态教育,可以由“自然生态”出发,基于“自然生态”开展,但最终一定要走向“教育生态”,即以“生态观”来统整幼儿园的教育体系。这既是幼儿生态思维和生态哲学观建设的需要,也是幼儿园“自然生态教育”的最终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