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鹅》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白鹅》教学反思1
在传统的美术活动中,我大都会采取让孩子们看范例,让他们进行临摹作画,或者是教师在黑板上讲解示范,让孩子们跟着老师来画。这样的做法往往是局限了孩子们的创作与想象,而且太注重于幼儿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跟现代的教育理念是违背的。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下的教育行为,我采取了引用古诗的诗句,让每一句诗句作为表现大白鹅的特征,我发现这样更易于让幼儿接受。因为孩子们只有在自己的体验下才会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来表现大白鹅的特征。更何况我们的孩子是属于城镇的孩子,可真正近距离地观察鹅的幼儿几乎没有,所以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蹼”是怎样的,活动中我特意用纸剪了鹅的脚与鸡的脚的形状,让幼儿直接地去比较鸡脚与鹅脚的不同之处,并了解“蹼”的作用,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积累新的认知经验。
在活动的最后我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评价方法,去说某某孩子的大白鹅有多好看、又有多像,而是把问题带给孩子们:会游泳的动物而且长有蹼的动物还有谁呢?更是激发了幼儿对了解事物的探究心理,我想这正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方法的最好时机,因为教育的最好时机只有在特定的时机下才会产生特定的效果。当我把孩子们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时,孩子们会不由自主地齐声吟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种意境中来。
《白鹅》教学反思2
《白鹅》是第四组的第一篇课文,是著名的文学家丰子恺先生的一篇优美作品。
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回顾了上组课文有关童话的内容,进而转向本单元关于动物的学习。我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动物说给大家听,并简单地阐述理由。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与动物之间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情感。
出示课题《白鹅》,学生齐读课题,引导学生想象以前学过的关于鹅的课文或诗歌,学生背诵古诗《鹅》,从“曲项向天歌”一句中引出鹅是一个高傲的动物。
然后,我让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不理解的字词句做上记号),说说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指名回答:A:鹅的吃相使我印象深刻!B:好一个高傲的动物!C:鹅的叫声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很好,其实,课文中有一句话已经告诉我们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了!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齐读,怎样将这句好读好呢,要找出重点词语,然后重读就能读好。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高傲”是个什么意思呢?高傲就是极其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哦,高傲是这个意思,怎么看起来好像 作者是在贬低白鹅呢?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接着往下面看!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白鹅的高傲的呢?你能快速找到吗?你是怎样快速找到的呢?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这是一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课文是否仅从这三个方面写的呢?还没有其他方面呢?――姿态!
阅读第1自然段,找出表现白鹅姿态高傲的词语: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阅读第2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启示下文)然后读一读。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阅读第3自然段,学习白鹅叫声的高傲。首先,找出变现白鹅叫声高傲的词语(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读一读包含这些词语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白鹅叫声的高傲!
这些词语都说明了白鹅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提问:那么白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的呢?哦,鹅是在有生客进来,或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叫的。那么鹅是在干嘛呢?――鹅在看家护院。我们知道一般是什么动物帮助人类看家护院的呢?――狗。哦,那狗在有生客进来、或篱笆外有人走过,有什么举动呢?――狂吠!而鹅的“引吭大叫”怎么样?(不亚于狗的狂吠)。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呢?――对比!通过对比来表现鹅叫声“大”和“严厉”。从中我们也能看出作者写鹅“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并不是贬低它,而是为了说明鹅很“尽职”!
好的,大家理解了作者这么写的意图后,再来读读这一段,体会鹅叫声的高傲!
下面请大家按照学习鹅叫声高傲的方法来自学鹅的步态这一自然段!学生自学第4自然段,找出表现鹅步态傲慢的词语。(“步调从容”、“大模大样”、“毫不相让”)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体会鹅步态的高傲!
找出描写鹅步态的句子: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鹅的步调比作净角出场。
谭明生老师点评:在初读课文时,最好不要要求学生默读,要尽量大声朗读,只有这样,学生在读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才会去注意,才会主动去采取各种方式去了解,比方说查字典等。
谭先甲老师点评:板书要做到调理清晰,不可杂乱无章,要尽量简明扼要,不宜繁荣拖沓!
《白鹅》教学反思3
丰子恺的《白鹅》幽默风趣,使人百读不厌。他笔下鹅的形象活灵活现,意蕴更是深刻。
在上这课内容时,感觉学生对“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理解的还不够透彻。灵机一动,我何不让他们比较一下这三个词的不同点呢?一开始学生沉默一会,然后面露难色地直直地盯着我,分明在说“老师,这怎么比呀?你这不是为难我们吗?”等了会一点动静都没有,我憋不住了,便提示说:“你们可以从声音的大小、距离的远近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变化?”聪明的孩子一思索就出来了:呵斥距离最近,声音相对来说要稍微轻些;叫嚣样子更凶,声音更大;大叫由于距离远,声音就更响了。“这些词照道理都用在认为不好的地方,这儿是不是作者对鹅的这种做法不满呢?”“当然不是,感谢还来不及呢!它这样做是为了保护主人。”我一惊,一语惊人呀!“那鹅要是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呢?”我顺势引导到。学生稍加思索就有了很多的答案,有的说:“小偷,你别想进来,有我在呢!。”有的说:“主人快出来看看哪,有人来了!”“快滚出去,谁让你进来了?我的主人不在,不许你靠近一步……”还绘声绘色的表演了起来。是呀,就是因为这样,鹅的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果真没错。
“现在在你的眼里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它是一只忠于职守的白鹅。”“它是一只忠于主人的鹅。”“做事认真的鹅。”“它是一只了不起的白鹅。”真是会读书呀,把作者要告诉大家的都说出来了,真了不起!我不禁夸奖起来。“这时你对它产生一种什么感情?”“喜爱之情。”孩子们脱口而出。“除了喜爱还有什么呢?”我不满足于这一点了,学生稍作考虑就说:“还有钦佩,佩服。”这些看似贬义的词句,实则夸奖呢!是呀,这是一只了不起的白鹅。就让我们用喜爱而又钦佩的语气来读这一段……
再往下学,孩子们从鹅的步态、吃相上领会到它做事的胸有成竹,不慌不忙,临危不惧,不为周围事物、环境所改变的一丝不苟的办事作风等。现在才恍然大悟,难怪作者会说它“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句话对鹅的褒奖有佳呀!仔细体会让我们感受到这确实是一只令人钦佩的了不起的白鹅。再次回头看这只高傲的白鹅,它是有足够的资本神气的,这是自信的表现,绝不是看不起人这简单的理解。
《白鹅》教学反思4
1.材料上的考虑,注重了色彩美
前两次试上活动中,我们请幼儿在绿色和橙色纸上绘画大白鹅,虽然效果也不错,但我总觉得大白鹅不够突显。一次我到苏州观摩优质课比赛活动时,看见苏州那所幼儿园的墙上张贴了一幅幅黑色卡纸的水粉画作品,顿时让我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于是我就想到了让幼儿在黑色卡纸上画大白鹅,这样不仅可以让大白鹅的白、红在黑色上十分的跳出、醒目,更扩展了幼儿的想象空间,可以让幼儿随意的想象大白鹅在什么地方游戏,而不会出现绿色底就是草地的狭隘局面,对幼儿的拓展思维的发展有利。
颜料的色彩我为幼儿准备了白、红、黑三种颜色,背景装饰的蓝、绿、黄、粉色则用了油画棒,这样不仅可以让白、红色在黑色底版的衬托下显得更加亮丽、漂亮,而且还避免了因为颜料颜色太多,不停的换色造成混乱、混色而影响了整幅画面的美感。
2.运用故事情境来画白鹅,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虽然我班幼儿已经尝试了近一年的水粉画,但对于学习绘画一种新物体的幼儿来说,也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要想让幼儿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不同姿态的白鹅造型,老师枯燥的讲解、示范,幼儿不一定理解和掌握,只有抓住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才能让幼儿又快又好的理解和表现出来。于是我结合了大白鹅的外形特征,创编了一个“草地上有两个蛋宝宝,它们因为分离孤独而打起了电话”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在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很快就学会了画大白鹅。随后我再引导幼儿知道,只要变换两个蛋之间的位置和距离,就能画出不同姿态的’大白鹅形象。这种方法不仅增添了作画的乐趣,而且还大大降低了作画难度,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学会了画大白鹅,非常有趣,也更体现出了它的有效性。
《白鹅》教学反思5
《白鹅》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难点是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句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主要是抓住重点句来学习,通过阅读,谈体会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本课在写作上的特点,为本单元的写作打下基础。
但这节课的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少举手发言,教师引导较少,激励的语言不多,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讲解过多,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白鹅》教学反思6
初读丰子恺先生的《白鹅》,在感叹“鹅老爷”形象之妙的同时,也对大师语言深奥难懂深深叹息。与其说难懂,倒不如说大师漫画式的语言使一个个充满个性的小动物形象跃然纸上。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总觉得这样的课文好词太多,很难分层次一个个引导学生感悟,好像每一个丢了都不合适。对于这样的文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觉得突破一两个重点词,使阅读课堂词语教学有“牵一词而动全文”的效果。
反复体昧《白鹅》,觉得如果把文中“三眼一板”这个词教好,就能使白鹅吃相的特点分明突出,也能从更深层次习得文本的语言。“三眼一板”,本义是讲节奏。于是,笔者想从词义入手,开掘文本更丰富的内涵,发现词语中的韵律之美。
一、本义,韵之源
当我进行文本细读,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就是一定要引领学生学好“三眼一板”这个词,可是它又在很多的好词中间,很难抽出来进行单独的教学。在百般无奈之后,我决定追本溯源,沿着“三眼一板”的本义追寻,或许有教学的出路。当我翻阅很多工具书,“三眼一板”的本义浮现在我的面前:“三眼一板”也作“一板三眼”;板,以拍板击打一下,为中国每小节里最强的拍子;眼,以鼓签敲击板鼓,为次强拍或弱拍;三眼一板即一小节中有四拍的节奏。细读本义后,觉得豁然开朗,原来“三眼一板”中有着固定的节奏。节奏如此固定,用在鹅老爷身上不正是一种古板和一成不变吗?于是,一个把文本的内容糅合在词语本义中的教学思路便应运而生。
二、寻义,韵之声
出示: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鹅吃饭的顺序是不变的?
2.师: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鹅吃饭的样子?
3.师出示:(三眼一板:“三眼一板”也作“一板三眼”。板,以拍板击打一下,为中国每小节里最强的拍子。眼,以鼓签敲击板鼓,为次强拍或弱拍。三眼一板即一小节中有四拍的节奏。)
4.请你再读读句子,说说鹅吃饭怎么吃出节奏来了?
5.句式:倘若发现饭盆在远处,鹅老爷必定( ),再去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譬如吃了一口饭,再喝了一口水,发现泥和草在很远的地方,鹅老爷(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6.师:饭、水、泥、草;饭、水、泥、草。顺序会变吗?节奏会变吗7这四样东西就好比四个节拍,三个弱,一个强。一个强,三个弱。(指板书)这就是“三眼一板”。
7.齐读句子。
上述“三眼一板”的教学过程,旨在找到文本的内容与词语本义的耦合点进行链接,让词语的本义引入不再变得枯燥机械。在告知学生词语本义后,老师让学生找找鹅吃饭所对应的本义中的内容。这一步的理解教师开始调动学生阅读的思维,让文本的信息、自己的阅读经验、词语本义的内容表述三者合一。在学生对“三眼一板”的本义有所感悟后,教师的句式训练则起到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两个句式的内容,文本中是没有的,但却是文本外必有的。这既是教师对文本的一种合理的解读,有效地拓展文本,也是在文本的缝隙间给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学生完成这两个句式训练的过程,必定又是一个运思的过程。当学生合理地想象和再现鹅老爷吃饭的章法和规律时,情不自禁地发现原来这是多么程式化的事情,自然就会想到鹅老爷的脾气和性格,也会隐约感到一种过分的执着。教师在学生回答后,顺势利导,让学生明白“饭、水、泥、草”这样的吃饭过程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而教师刻意地重复这四个步骤,让学生自然感受到一种音韵。此刻,“三眼一板”中所蕴含的韵律之美便水到渠成般呈现出来。学生最后的朗读,便把感悟的效果提到更高的层次。
三、得义,韵之味
教完词语,我们不妨冷静地思考,究竟我们给予了学生什么?笔者认为,词语教学的归宿应是习得和内化。上述词语教学的过程,最值得回味的应是得义的过程。其实,“三眼一板”的教学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的环节:初解本义一链接文本一碰撞经验一糅合文本一拓展本义一内化词义。这一过程,是词语教学“得义”的有效规律,也是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有效教学方法。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一教学的规律像线一样抽出来,那么词语教学会变得程式化,课堂自然变得机械而乏味。因此,上述教学的“味”其实就是在追寻客观规律的同时寻求人文气息的美,把求义过程“美化”,这样,我们的词语才更加鲜活。
词语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但在“得意”与“得言”并行的课堂实践中,一定有深刻的解答!
《白鹅》教学反思7
《白鹅》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整体阅读、体验文本,感受白鹅的高傲。课堂伊始,我便用“这只白鹅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将学生带入文本。在体会作者如何感受到鹅的高傲时,问学生“白鹅的高傲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作者用什么方法描写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的?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抓住“作者用什么方法描写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的”这一线索贯穿教学,教学中我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读书、思考、感悟相结合,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理解和感悟白鹅的高傲,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自我感觉本节课对教学目标把握得很准确、很到位,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整堂课的教学力求渗透学习方法,强调学生基本能力的形成。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难点是通过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并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加以渗透。我让学生紧紧抓住了课文的中心句――好一只高傲的白鹅来理解课文。然后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来感悟鹅的高傲。整节课,注重学生的朗读,从自由读,到指名读,到学生齐读;从初读到深入理解,有感情地读,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朗读,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白鹅的高傲,在读中去感悟丰爷爷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课堂上,我不仅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内容,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引领,整堂课中,无时不体现着这一点。在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时,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重点采用了抓重点词句进行理解,在对文本有所感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围绕“白鹅的高傲还体现在哪”进行阅读感受交流。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了解白鹅叫声、步态和吃相的特点。如抓住“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让学生想象白鹅的动作、说的话,激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把自己独特的体验进行交流,体会鹅叫声高傲。通过让学生将鸭与鹅的步态进行对比读,播放净角出场的画面,给学生直接的感官刺激,感受鹅步态的大模大样。从鹅见到人非但不怕,反而咬一口的句子中,学生体会出鹅的高傲。经过读文──看画面──表演,再读文的过程,学生充分感受到鹅步态的高傲。在体会鹅吃相的高傲时,我引导学生感受鹅吃饭时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以及鹅吃饭时非要有一个人侍侯不可的“老爷”派头,体会鹅吃饭时的架子十足。
在课堂上,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四十分钟仿佛转瞬即逝。总之,以学生为本,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多元感悟,使这节课更扎实更有效,更具有语文味。
虽然做了很多设计和准备,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一点小问题,如在重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环节,学生体会得不够到位。对课堂上的生成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和处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有待学习提高。并根据课堂生成,因学定教,灵活驾驭。
《白鹅》教学反思8
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领悟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积累语言。
基于对文本的解读,我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作者笔下的白鹅给你留下了样的印象?学生初步感受白鹅的高傲之后,我又让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一找,这段中能表现白鹅高傲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中心句,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
在体会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事物的特点的写法方面,我让学生进行男女生轮读,在对比读中学生体会到了作者这样描绘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反衬所写事物的特点,同时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生动。
在让学生体会白鹅的可爱方面,我结合反语修辞方法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表演,想象白鹅的样子,即活跃了课堂,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本节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就是时间的分配上,还是有些不合理,前面的导入环节让学生介绍自己家养的白鹅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学生在交流体会到白鹅的高傲时间稍短些!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将是我今后教学中,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白鹅》教学反思9
鉴于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我以求真、求实、倡简为目标来设计本课,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牢记一个宗旨: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学”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较好地体现了主题,达到了教学目标。到了中年段,理解词语和句子仍然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低年级所学的一些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加强学习方法的迁移,比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的词句,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白鹅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叫声, “三眼一板”指白鹅任何时候吃饭顺序都不变的规矩,这都要联系上下文才能理解。另外,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白鹅走路的姿态,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的净角出场的录像,把这些抽象的和学生生活距离比较远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形象而直观地感受“白鹅”走路的高傲,就达到了一个直观,形象的效果。还有,教学中我利用学文与表演相结合。表演是兴奋*,是催化剂,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但是,在本节课的时间安排上显得有些紧,学生读的还是不充分,还有对课文的写话练习和写作方法的教学没有完全展开,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遗憾。由此我也在思考,如果语文是一门艺术,我想大概是一门取舍的艺术吧,每节课多角度地突出主题的建构是容易的,但需要取时间还是舍内容,才是更应该权衡的。这一点也正是这节课我感觉最难把握的,既想把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完整地展示出来,又想把教学课文的每个环节做到尽善尽美,让我着实感受到了寸时寸金的可贵。倒底在40分钟内如何取舍,我想这将是我和各位同行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共同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最后想说,教学本课后,心中存有许多留恋和些许遗憾。留恋的是大家陪我共同渡过的四十分钟,遗憾的是这”白鹅”还羽翼未丰,请大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同时让我们每天多些努力,使我们的学生都能开开心心学语文,扎扎实实学语言,实实在在用语文。
《白鹅》教学反思10
《白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画家丰子恺的一篇文章。作者选取了自己非常熟悉的动物――白鹅来描写。作者重点表现了白鹅的性格特点――高傲,主要是通过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来介绍的,其中作者又重点描写了白鹅的吃相。这篇文章的文字独具特色,用词形象生动,语言诙谐风趣。作者在介绍白鹅的步态时,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了鹅的特点;在描写鹅的吃相的时候,多处用反语来表现自己对鹅的喜爱之情,如“鹅老爷”“不胜其烦”。
这篇文章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我认为教学重点是引导孩子们体会出白鹅的高傲和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如抓住特点描写白鹅,如不用“喜欢”“喜爱”的字眼来表现自己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在课堂上,我安排孩子们分组自学,自学前让孩子们讨论该如何自学,该解决哪些问题。经过数次的训练,孩子分组的时候能够协作自主地学习,但是学习效率比较低。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我要和孩子们共同努力想办法解决。
上课的时候,课堂妙趣横生。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在讨论白鹅的叫声的时候,我问孩子们,这只高傲的白鹅厉声叫嚣的是什么呢?引吭大叫的又是什么?所有孩子的小手几乎都举起来了,但是大家的回答基本一致,孩子们还是缺乏创新精神啊。在我的一再鼓励下,有个孩子想出了一个不同的词:“快滚快滚!”我一楞,这是不是有些不礼貌?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于是我说:“是不是太不礼貌了?高傲并不等于无礼啊?”课后我再看课文,厉声叫嚣出来的能有什么好话吗?或许,孩子是对的,我真的错了!在研读写鹅吃相的句子的时候,我引导孩:子们认真朗读了“先……再……然后……”这个句子。虽然四年级的孩子了,但是我在孩子们平时的习作中发现孩子们的表达还是缺乏条理性,不够生动具体,其重要原因就是不知道如何表达。于是我让孩子们记住了这组关联词,并用这组词说一段话,就说平时孩子们平时参加过的活动,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很高。看来我们的教学:内容只要和孩子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他们就乐于参与。
《白鹅》教学反思11
品味语言,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学生要有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现就应该有丰厚的语言积累,所以我把“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抄写、背诵部分描写生动的句子。”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
在学习“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时让学生抓住“大模大样”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鹅走路“高傲”后,引导学生读出鹅走路“大模大样、从容不迫”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背诵这个句子,做到积累语言。在学习第六自然段的“鹅狗争食记”时让学生选择自己觉得最有趣的一句练习读,抓住关键词读出画面感并背下来。课堂中也安排了把句子补充完整,找一个写得生动有趣的句子抄下来的练习。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得主动、扎实。课堂上能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很多精彩的课堂生成,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大多数学生能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品味语言、积累语言方面有一定的收获。
《白鹅》教学反思12
鉴于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我以求真、求实、倡简为目标来设计本课,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牢记一个宗旨: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学”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较好地体现了主题,达到了教学目标.到了中年段,理解词语和句子仍然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低年级所学的一些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加强学习方法的迁移,比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的词句,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白鹅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叫声, “三眼一板”指白鹅任何时候吃饭顺序都不变的规矩,这都要联系上下文才能理解。另外,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白鹅走路的姿态,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的净角出场的录像,把这些抽象的和学生生活距离比较远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形象而直观地感受“白鹅”走路的高傲,就达到了一个直观,形象的效果。还有,教学中我利用学文与表演相结合。表演是兴备剂,是催化剂,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但是,在本节课的时间安排上显得有些紧,学生读的还是不充分,还有对课文的写话练习和写作方法的教学没有完全展开,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遗憾.由此我也在思考,如果语文是一门艺术,我想大概是一门取舍的艺术吧,每节课多角度地突出主题的建构是容易的,但需要取时间还是舍内容,才是更应该权衡的.这一点也正是这节课我感觉最难把握的,既想把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完整地展示出来,又想把教学课文的每个环节做到尽善尽美,让我着实感受到了寸时寸金的可贵.倒底在40分钟内如何取舍,我想这将是我和各位同行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供同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最后想说,教学本课后,心中存有许多留恋和些许遗憾。留恋的是大家陪我共同渡过的四十分钟,遗憾的是这”白鹅”还羽翼未丰,请大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同时让我们每天多些努力,使我们的学生都能开开心心学语文,扎扎实实学语言,实实在在用语文。
《白鹅》教学反思13
《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D�D高傲,白鹅教学反思。作者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我在教学本课时要求学生在体会文句之后,边读边表演,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文中优美词句的意思,更准确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反思《白鹅教学反思》。同时也使原本沉寂的课堂气氛开始出现生机。在教学“鹅的步态”,为了理解“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与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时,我让一位同学扮演鸭,另一位同学扮演鹅,学生都能认真地表演,模仿得很不错。看的学生也能在笑声中很好地把握鹅步态突出的特点,这样在对比中突出了鹅的“高傲”,使学生对鹅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加深了对其的喜爱之情。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表演鹅吃饭的情节时,能把鹅吃饭“架子十足”、“从容不迫”等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个“鹅老爷”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学生能在理解语句的同时,能够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这能利用学生好动的性格特点,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堂课下来,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课文的朗读方面,太过平淡,不够生动,不能用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读课文,没有展现出作者的“妙趣横生”。最后,我觉得还应该改正的地方是:应尽量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我的课堂时刻充满活力。
《白鹅》教学反思14
【情景说明】
《白鹅》这篇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高傲的特点。文章从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的姿态描写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为线索,从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细致地刻画了鹅高傲的特点。作者丰子恺先生以他娴熟、风趣的笔调,采用了多种恰当的写法,将白鹅的形象描绘得十分具体、传神。课文是文质俱佳的范本。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你们在阅读这篇课文前,你们熟悉白鹅吗?
生:我知道白鹅会捉虫,我很喜欢它。
生:白鹅一身洁白的羽毛,摸起来很光滑,再加上大红顶子,也很好看,我很喜欢它。
生:我喜欢白鹅唱歌,鹅也喜欢引颈高歌,我更喜欢它“鹅,鹅,
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教学片段二】
师: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白鹅的高傲呢?
生:我从白鹅的叫声中体会到它的高傲。见到生客进来,它必然厉声叫嚣,仿佛大声训斥别人似的,表现它的威严。远处有人走动,也没惹着它,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吠,好象责备别人打扰了它的安宁。
师:体会得不错。如果鹅也会说汉语的话,你们猜猜,它会说什么?
生:见到生客,它会大声训斥说:“你是谁?为什么不通报一声就进来?没礼貌的家伙!”
师:够傲的。
生: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它引吭大叫,一定说:“外面谁在走动?最好离这儿远点!”
生:我认为它可能这样说:“喂,是狗吗?你这个讨厌的东西,还没到吃饭的时候,你又在外面干什么?”
师:你为什么认为它会这样说?
生:因为每当吃饭时,狗都来偷食,白鹅一定恨透了狗,稍有动静,它就会认为是狗。
生:我认为它在喊:“主人,外面有人走动,快出来赶走他!”
师:从你们丰富的现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也看到了它的尽职,难怪主人喜欢它呢。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让我们从它的叫声中进一步感受鹅的高傲和尽职。
【教学片段三】
师:有的同学说课文写的很有趣,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生:我喜欢课文第4自然段,作者写鹅的步态,跟鸭子对比写,写鸭“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平时看到的鸭子走路的样子,屁股一扭一扭的,走得很快,真像作者写的一样!而写鹅,却说它“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真是走有走相,站有站相!这样一对比,显得很有趣。
师:你注意到了作者对比的写法,的确,鸭的局促不安,更显出了鹅的高贵和傲气十足,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师:知道他为什么把“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读得这么慢吗?
生:因为“从容”就是不慌不忙的意思。
生:因为这句话中说“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净角就是京剧里的大花脸,大花脸半天才走一步,走得很慢。
师:体会得好!大家都试着演一演,表现出白鹅从容的步调。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真是各有各的特色。)
生:我特别爱读这几句:“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吃一口泥和草”。读后就感到鹅吃东西也是慢悠悠的,不怕耽误时间,并且很会摆架子。正像文中写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让人觉得很可笑,好象是故意那样做似的。
生:我很爱读第6自然段,尤其喜欢“鹅老爷”这个词。这个词太形象了,白鹅的确像个“老爷”,吃饭必须有人侍候,摆老爷架子,因为它自己总是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狗来偷吃,饭被狗吃净了,它昂首大叫,耍老爷脾气。
师:说得多好!鹅本身有特点,加上作者语言的诙谐幽默,我们更感觉到这只鹅的与众不同。请把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背诵下来,还可以加上动作,进一步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
师:通过刚才我们读的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些句子表面上是说不喜欢这只鹅,在说它的缺点,而实际上更能感觉到作者特别喜欢这只白鹅。
师:看来你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写法的作用,所以鹅的“缺点”也就成了作者所要赞美的优点。那么,文中除了用这样写法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外,还用了什么方法呢?我们快速浏览课文,再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我发现作者一直把鹅当作人来写。
师:那你觉得这只白鹅像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它叫的时候像一个严厉的警察,走起路来像一个京剧里出场的净角,吃饭的时候相一个要专人侍候的大老爷。总之,像一个很高傲的人。
师:是啊,作者用这种方法写,既突出了鹅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有许多好的方法,大可不必口口声声地说我喜欢它。
【教学反思】
一、强调个性阅读,强化文本意义
每个文本都有其内在的文本意义,即内在的价值取向,读者无论融入多少个人经验,只要从特殊的言语形式入手,通过文本意象及文象之间的联系去把握理解文本意义的。在新课标的修改稿中,加入“必须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是大有深意的,体现了个性化阅读要以文本为本,以文本的言语形式为本。
片断一中第一个学生从鹅的作用来谈的,他喜欢鹅只基于“告诉”获得的知识。第二个学生只从鹅的外形来谈的,他喜欢鹅是通过感知来获得的经验。第三个学生是从“我”与“鹅”的共同兴趣爱好上谈的,他喜欢鹅是一种情感的自我体验。
语文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不管是什么方式的个性化阅读,都必须从文本出发,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既求同,又存异。求同,就是求得和文本意义最为接近的理解。求异,就是要鼓励学生基于不同心理特点阅读感悟,鼓励学生结合不同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的阅读感悟。
二、强调整体情感,重视文本的品味
对于“品味”,众多老师在理解上存在偏颇的认识,以为“品味”就是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感受与领悟,其实不然。在小学阶段有着不少情感丰富的文章,许多教师一接触这类课文,就产生教学比重失调,于是在课堂上不惜挥耗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多读多谈,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忽略了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阐析,对立了文本与情感,而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片断二中我围绕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来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朗读进行体会,充分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着力于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感悟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确立重点字、词、句在剖析与理解课文的重要性,使文本更有效地为体会情感服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语言文字的品味放到文本背景中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课文是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两者是“血之于肉,分别不开的”。我们不可摒弃语言文字来体会思想内容,或隔开思想内容来感悟语言文字,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如上述案例中,我抓住“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等几个词语的分析,让学生体会白鹅的高傲以及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这时,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就跃然纸上,而不必花较多的时间去反复朗读,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率。
三、强调课堂气氛,强化文本的感悟
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基于这一认识,许多教师为了激起课堂上的热闹气氛,进行了课本剧之类的活动表演,学生虽喜闻乐见、跃跃欲试,但细而观之,其所演内容却弱化了文本,甚至变相了文本,脱离了教学要求。
在片断三中,适当安排了一些表演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表演活动,应在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与人物品质的基础上进行,而不能盲目地追求浮华的活动表演,弱化或变相了文本。对此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1、立足人物性格,做好活动铺垫:
语文教育中,要使丰富的人文内容让学生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去体验,去揣摩,尤其是教学一些情节性较强的课文,应引导学生充分感知、理解作者描写白鹅的特点,甚至是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来想像出小动物的言行。但这方面的摄取,都必须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即原有的文本信息,在这基础上进行想像和创造,才不致于表演活动与文本信息的脱离,才能使活动立足于人物的性格特点,真正做好活动前的铺垫。
2、重视文本内容,杜绝随心所欲:
对文本内容的研读与感悟,是表演活动的前提,只有围绕文本才能体现学生的活动是为深入理解与感悟课文服务的,那种脱离文本、随心所欲的变相活动表演,并非是一种创新,而是一种形式。在教学中,我们应着重从重点词句的理解加以引申,注意保留好文本的“原味”,把学生随心所欲的思维引至依据文本的创造,让表演活动更好地为学习服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握好文章的本质内容,不能让文本游离于一种表面化的形式,正确而充分地挖掘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使语文教学更扎实、更深刻。
【专家点评】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课堂教学要由教师构建转变为学生自主构建,教师参与指导的过程。教师要放下权威,平等对待学生,以相信和尊重学生为前提。学生是具有生命的个体,他们有认知、思考、构建的能力的,教师有应该把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呢?虽然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但毕竟是他们自我感知的,自我提出的。自己提问题还要靠自己解决,这才回归了教学的主体。所谓“文本”,就是指作者已经写成,未经读者阅读理解的文稿,是作者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所创作的语言文字。它作为一种静态而带有“生命”的个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当今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文本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十分丰富而精彩的内容。然而,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或听课中,有时我们为了追求某一环节的完美而丢失了文本,忽视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致使教学产生“高耗低效”或扭曲教学规律,可谓“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以文本为中心展开教学,不能游离于课本之外。
《白鹅》教学反思15
丰子恺先生的《白鹅》作品我很熟悉,今天带着我的学生继续学习了一篇他笔下的文学作品《白鹅》。他笔下鹅的形象活灵活现,意蕴更是深刻。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大量运用了对比等手段从叫声、步态、吃相中表现鹅的高傲。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设计了《白鹅》的第二课时的教学。
语文教学应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这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正是基于这一点的考虑,我在设计时着重考虑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想象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素质的内化等几个方面。
一、品读课文,感受“高傲”
复习环节,我便用“这只白鹅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将学生带入文本。在对文本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我开始组织学生围绕“白鹅的高傲还体现在哪”进行阅读感受交流。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了解白鹅叫声、步态和吃相的特点。然后,我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了步态和吃相两部分内容。通过让学生将鸭与鹅的步态进行对比读,播放净角出场的画面,给学生直接的感官刺激,并让学生自己走一走,感受鹅步态的大模大样。经过读文──看画面──演一演──再读文的过程,学生充分感受到鹅步态的高傲。在体会鹅吃相的高傲时,我引导学生感受鹅吃饭时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以及鹅吃饭时非要有一个人侍侯不可的“老爷”派头,体会鹅吃饭时的架子十足。在整个感悟文本的过程中,我还将词语积累贯穿其中,达到积累词语的教学目标。
二、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
“想象”是学生学好语文的翅膀。我多次设计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想象的环节。以老爷的身份想象一下,鹅看到饭被偷吃,甚至吃光,会“厉声叫骂…‘昂首大叫”出些什么话来?我顺势引导学生想象说说白鹅此时会怎样想?有的说:“小偷,你不想活了,敢吃我的饭!”有的说:“鹅,你大胆了,不想活了!”“快滚出去,谁让你进来了?我的主人不在,不许你靠近一步……”还绘声绘色地表演了起来。是呀,就是因为这样,鹅的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果真没错。实践证明,学生对想象的环节是喜闻乐见的,这从他们乐此不疲的表情中就能看出。
三、充分利用肢体语言辅助教学
我引导学生边学文表加自己的动作表演体会作者笔下的白鹅。例如:在理解“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与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时,我让一位同学扮演鸭,另一位同学扮演鹅,其他学生朗读这段文字,两个同时上台表演,模仿得很不错。看的学生也能在笑声中很好地把握鹅步态的突出特点,“鹅老爷”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变静止的学习为动态的表演学习,改变了学习方式,同学们都很感兴趣,学生能在理解语句的同时,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这能很好地利用学生好动的性格特点,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思维的火花一旦点燃,将碰撞出智慧与耀眼的光芒。所以说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拨动学生的心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运用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进行再开发再创造、再利用,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整体回归,体验情感
学完课文以后,让学生整体回顾课文,学生对文本有了感受,读得就有效果。在回顾课文后,学生对鹅的形象有更深刻的印象,体会到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最后,总结写作方法,进行课堂小练笔,这一环节的设计,以利用学习作文水平的提高,将阅读写作文紧密结合起来。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两项异步作业,一是感兴趣的话写一篇鹅狗争食童话。二是观察自己喜爱的动物,为口语交际和习作活动做准备。并设置悬念,让学生搜集丰子恺的文章看。作业设计达到积累语言和课外延伸的教学目标。轻松有趣的作业供学生选择,学生兴趣深厚,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理念。
从整节课来看,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得轻松,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虽然做了很多设计和准备,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复习环节用时控制问题,过多会影响耽误后面的教学,因此可删去一些。朗读指导还不够到位,以后应加强指导。
【《白鹅》教学反思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