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微主编,与100000+园长共成长
如果我们进行画像,我想她们应该是这样的:她们阳光开朗,她们自信明亮;她们自由生长,她们蓬勃向上;她们奋力拼搏,她们坚韧不拔。她们的生命是一道光,照亮自己温暖他人;她们的生命是一棵树,扎根大地润泽儿童;她们的生命是一条大河,奔涌向前生生不息……
学前微主编,与100000+园长共成长
那么,幼儿教师的生命力来源于哪儿呢?
在我看来,最基本的有以下五个方面。
教师的生命力来自于阅读
俗话说,无阅读,不成长!
我曾经在一家蒙氏幼儿园,做过这样一个现场调研。我问,大家都是经过培训的蒙氏教师,请问有人把蒙特梭利教育文集通读完了吗?遗憾的是,除了园长之外,其他的教师都没有读过,甚至没有念头要去读这套书。
在我们很多幼儿教师的思维模式中,蒙氏学习更多在于教具如何操作,孩子如何观察,需要有专业讲师给大家做培训,好像这才叫学习,但是没有人去追根溯源,去蒙特梭利的文本中寻求更深入的探索。我想,这或许也是之前很多蒙氏园被诟病的原因所在,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看我来,很好的理解蒙氏教育思想,比教具的操作更重要。
在这里,我特别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土豆花开幼儿园的设计师何适老师,在他开始幼儿园的装修设计之前,就开始反复阅读蒙特梭利教育文集,最终在建筑与教育之间,寻找到了最佳结合点,也才有了与众不同的蒙氏幼儿园的环境呈现。
教师的生命力来自于专业
一位新入职教师之前在某民办高端园任职,在一个月后的新教师交流会上她说,“我之前觉得自己服务员,是高级保姆,现在才感觉自己是一个教育者,我才感受到自己作为幼儿教师的职业尊严。”
而二七区天成幼儿园的陈晓艳园长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表达,她说,以前只要看到孩子,两眼就开始放光,因为这是生源,现在看到孩子,孩子就是孩子,我也才慢慢把精力聚焦到教学教研上,才开始敢跟家长说点教育的真话。
归根结底,我们是否专业,决定于我们是在做“服务”,还是在做教育。如果我们把家长当上帝,把孩子当“生源”,那么家园冲突的矛盾必然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恶化,但是如果我们能站着做教育,能说真话,敢说“丑话”,真心对孩子,相信我们也能赢得家长的尊重。
幼儿教师的专业性,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所在,更是我们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心有底气的基础。
教师的生命力来自于生活
三门峡常青藤幼儿园的万老师,是非常勤奋、非常敬业的幼儿园后勤主任。
教师的生命力来自于阳光心态
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给别人的人,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教师的生命力来自于创新能力
电影《天下无贼》中的这句经典台词曾被大众所熟知。那么,如何科学培养人才?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人才?是当今社会和教育家所共同思考的重大问题。
中国发明协会学前创新教育分会会长、幸福泉幼儿园创始人程淮教授说,“未来是不确定的,世界是无法预知的”,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创新型人才需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而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创新型教师。
那么,创新能力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呢?简单来说,就是:
(1)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3)要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4)要有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
所谓教育,
就是我们每一个生命,
呈现出最美,
唤醒另一个生命的最美。
一棵树上,一朵花绽放了,
就会满树春暖花开。
点一下右下角“在看”,也是支持
如果您把“学前微主编”设为星标,就不会漏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