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幼教河南红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MTUwNzA5MQ==&mid=2247485582&idx=1&sn=04908a558d746dc3cfb9894a79c48e12
文:康乐教育刘素荣
图:鹤壁康乐教育
在河南的北部,有一座小城。
淇水悠悠,流过千年,这里是《诗经》的发源地,鹤壁浚县。
在浚县有一个善堂镇,善堂镇有一个好人张,他就是康乐教育的张震。
张震说,做教育就是做良心,做教育更要有爱心,他用自己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学无境、大爱无言成就了康乐的幼教之路。
特别说明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张震的妻子刘素荣女士,她与张震一起,奋斗在幼教事业一线,他们是伴侣,是战友,更是幼教追梦路上的同路人。
—微主编 孙敏
有人说他是个智者,也有人曾说他够傻。
有人说他是个学者,也有人仍说他够拙。
有人说他是个实干家,也有人说他是个梦想家。
他,也许就是一位生活在理想与现实中的人,他心系教育,用智慧导航,用实干开拓,用大爱引领,构建康乐文化,打造专业团队,从优秀走向卓越。
他,就是康乐娃们小嘴巴中的“张大大”,他关爱孩子,在幼教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胸怀大爱,至简至朴,在人生的征途中,牢记使命,奋勇逐梦。
从城市走向农村
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让张震陷入沉思……再穷不能穷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一定要让孩子有学上呀!一定要办一所规范化的幼儿园,张震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这个决定同时也让他倍感压力,古人说,“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刚刚跳出农村,却又再次折返农村,有人说他傻,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回来瞎折腾;有人说他在大城市混不下去了……父母不解暗自抹泪,朋友不懂冷嘲热讽;可张震说,他看准的事一定要做。
让孩子有学上,让孩子接受高品质的教育,这份朴素的情怀,光荣的使命,让他毅然决然辞职和妻子转身做起了幼教。1999年2月创建善堂镇第一所幼儿园–康乐幼儿园,开辟了善堂镇幼教先河,创造了善堂镇基础教育典范。
20年来,康乐教育累计投资已达五千万元,在园学生2800余人,教职工260余人,如今的康乐幼儿园,校园美丽如画,校舍宽敞精致,教学设备齐全,教学成绩斐然,在当地享有盛名,幼儿园先后被评为“浚县诚信办学先进单位”、“鹤壁市级示范幼儿园”“鹤壁市教育先进单位”、“鹤壁市花园式学校”、“河南省百强学校”。
工作精益求精
让每位孩子都健康成长!他饱览群书,博采众长,以其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社会阅历给幼儿园带来全新的教育理念。他提出的各项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位孩子都得到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让每个家长都感到满意!他把每个家长感到满意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及时采纳。家长的来访,他总是热情接待,聆听他们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让每个教师都获得成功!他深知幼儿园的成功建筑在每个教师成功的基础上,他尽力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为教师创造成功的机会。坚持每周例会用十分钟表扬一周内工作富有创新的教师。
让每个教职工都看到光明!工作一段时期,人总难免有点疲惫、有点茫然。这个时候,张震总是不失时机地给大家做个演讲、来个报告。或是制订近期目标,或是畅谈前景规划,或是抒发志者情怀……往往是一席话似一掬清泉,为大家洗去心灵的尘埃,擦亮双眼的迷离,令人精神振奋,焕发光彩,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打造学习型团队
张震带领领导团队,北京南京去观摩,山东河北去跟岗,日本台湾去考察,不断走出去,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地请进来,充实自己的内涵;最后,在河南学前工委王国平理事长的指导下,康乐确立打造学习型组织,使全体成员处于不断学习和成长之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首先,张震以身作则,带头学习,树立榜样,创建学习型家庭,引领学习型组织;其次,教师先行,打造学习型团队,研讨教育教学方法,分享学习心得;其三、家长助力,培养学习型群体,指导家长做绘本,听微课;四、后勤跟进,建立学习型小组,督导后勤人员读书、看报,提升工作意识。
现在,在康乐教育集团里,流行这么几句话,也达成一个共识。第一句: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第二句,孩子喜欢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孩子喜欢的幼儿园就是好幼儿园,第三句,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未来;第四句,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不忘初心,帮扶乡邻
他就是这样,
木讷诚信,谦逊低调,
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他就是这样,
成就了老师,发展了幼儿园,
铸造了康乐教育的高品质。
康乐张大大,在幼教路上,
自强不息,勇做不懈追梦人。
从媒体记者到亲子阅读
从亲子阅读到学前教育
我用了十年的时间
去完成一个又一个转身
十年的时间里,我遇到了很多人
准确的说
应该是很多幼教人,很多有趣的幼教人
他们生动,鲜活,真实,向上,热情
充满了爱与付出
当我想起他们的时候
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不管是幼教大咖,还是学前新秀
他们每个人都深深吸引着我
于是,我慢慢有了这样一个想法
希望能用自己这一只笨拙的笔
为大家讲述一个个幼教人的故事
-学前微主编 孙敏
点一下右下角“在看”,也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