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活动区建设要有不同的层次,要注意动静交替,要体现出活动区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幼儿园区域的详细清单,供老师们查阅参考。
1.自然区
自然区是以养殖、种植动植物为主要内容的幼儿活动区。其教育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察生物生长规律了解自然知识。在自然区内可以根据季节性要求种植一些植物,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规律,也可以养殖一些小动物,让幼儿观察小动物的习性。在教室内,还可以利用花盆种植反季节的植物,用鱼缸、笼子饲养鱼、鸟等小动物,使幼儿有机会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识。
2.手工区
手工区是为了锻炼幼儿的小肌肉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所设计的、以幼儿手工创造活动为主的教育环境。在手工活动区内,要为幼儿准备一些用于构造活动的材料,如废旧纸板、小木块、针、线、布头、纽扣等等。手工区的材料要经常更换,以便于幼儿利用不同材料进行不同的构造活动,促进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育和精细动作的发展。
3.语言区
语言区是幼儿进行语言锻炼的活动区域,语言区一般应有启发幼儿说话的景物设计。如利用玩具柜的背面挂一块布,画上美丽的景物;组织幼儿把旧图书里的人物、动物剪下来做成贴绒教具,进行桌面表演和讲故事等,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科学区
科学区一般以幼儿园常识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为主,把一些能够培养幼儿科学素质的物品集中在科学区内,并定期更换区域内景物设计,以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如在墙上画一幅“海底世界”图,区域内投放水箱、木块、小木船、磁铁、蜡烛、塑料袋、小瓶子等不同材料,幼儿可以利用这些材料进行不同的探索,以了解科学的奥秘,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以及观察事物变化的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等等。
5.图书阅读区
设立图书阅读区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自己阅读儿童读物。幼儿能够读懂或看懂的读物是启发幼儿智力的重要工具,从小培养幼儿认真阅读的习惯是使其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因此设立图书阅读区是非常重要的。在图书阅读区还应备有浆糊、纸条、剪刀等物品,供幼儿随时修补图书使用。
6.美工区
美工区是发展幼儿美术创造力的重要活动环境。在美术活动区域内备有从事美术创造的各种材料,以供幼儿活动时使用,如颜料、画笔、剪刀、各种纸、橡皮泥等等。在美工区内还可以摆放一些物体的标本、模型等物品,供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时临摹使用。
7.音乐区
音乐区是发展幼儿音乐活动能力的学习环境,在音乐区里备有电子琴、录音机和各种打击乐器等。孩子们在音乐区可以亲自操作录音机,听唱自己喜欢的音乐,还可以随着歌声翩翩起舞。
8.建构区
建构区是利用各种建构材料组织幼儿开展建构活动的游戏区域,如小、中、大型积木、积塑以及其它可以用来进行建构活动的废旧材料等。在建构区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对社会生活知识的了解,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各种各样的建筑或构造活动,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9.社会活动区
所谓的社会活动区是指根据幼儿渴望参加社会活动的心理需要,按照社会生活实际设计的某种场景,让幼儿在活动区域内模仿社会实践活动,如娃娃家、儿童医院、小商店等。在这些区域里不仅要设计一定的场景,还要准备一些仿真玩具,以便于幼儿利用这些场景和玩具进行不同角色的创造性游戏。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