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北京优畅的邀请,我是小王老师,今天分享的内容是“班级管理技巧的采用民主生活原则”采用民主生活的原则–问题:
允许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能让他们学会民主。
教师有责任向幼儿介绍民主生活的原则,并通过亲自示范让幼儿掌握这些原则。
◆尽可能允许幼儿自己做出选择(不要建议他们选什么)。
◆给幼儿参加小组、做出决定的自由。
◆告诉幼儿:与别人相处意味着什么。
◆将班级任务分配到每个幼儿身上,每周、每月可以轮换。
◆鼓励幼儿讨论怎样保持教室环境干净卫生。
◆把教室称为“另一个家”。
◆讨论每个幼儿对整个班级的贡献。
◆当有幼儿表现出不合作的行为时,私下提醒他遵守班级常规。
◆偶尔可以开展投票活动,让幼儿决定点心时间吃什么、喝什么。
◆鼓励幼儿设计班标或班徽,并且大家一起动手制作。
◆还可以让年龄大的幼儿了解社区、城市的运作,对照着政府的运作过程来制订班级常规、组织班级活动。
制订班级规则–问题:
园长经过弗雷泽老师的教室时,听见幼儿们发出很大的声音,园长瞥了一眼教室,发现幼儿们吵闹成一团。“我下午得跟弗雷泽谈谈了。他们班看起来没有任何规矩。”
制订班级规则–概述:
有效的班级管理建立在制订班级规则的基础上。幼儿需要明白和理解规则。如果可能的话,要让他们参与到规则的制订中。教师应该把班级规则张贴在教室里,以便需要时能随时看到。有的幼儿园会制订统一的规则,全体幼儿都要遵守。
制订班级规则–目标:
花些时间和幼儿讨论班级规则,要求幼儿记住和遵守规则,这样班级活动才会井井有条地开展,幼儿也才能表现出适宜的行为。
制订班级规则–技巧:
从幼儿来园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应该知道什么行为是适宜的。教师应该就自己所期望的行为跟幼儿进行交流。简明、积极、清楚的规则是最好的。把它们写在纸上并张贴在教室里,让幼儿随时可以看到。
如果有可能,给幼儿参与制订规则的机会。为制订规则出一份力,能让幼儿牢记规则。当有幼儿破坏规则时,你可以说:“记得在开学时,我们一起制订了规则,我们都同意在教室里不应该‘大声喧哗’。你看到第四条了吗?它告诉我们‘在教室里应轻声说话’。只有在户外游戏时,你才可以像刚才那样大声说话!”
下面是一些幼儿教师制订的班级规则:
(1)专心听老师讲课。
(2)专心听别人讲话。
(3)遵从教师的指导。
(4)在教室里应轻声说话。
(5)轻轻地走进教室。
(6)关爱同伴。
◆尽可能制订具体的规则以便幼儿能理解。跟四五岁的幼儿说“在大厅里走的时候管好小手”或者“在教室里不能碰撞别人”要比跟他们说“控制自己”更有效。
◆班级规则需要教师不断反复地讲给幼儿听,直到幼儿理解并掌握。
向幼儿解释为什么需要规则–问题:
教师需要向幼儿解释清楚为什么班级生活中要有规则,帮助幼儿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建设“和睦的班级”。这是有效班级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
向幼儿解释为什么需要规则–技巧:
幼儿必须了解的重要班级规则有:
◆不光我,其他人也希望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能得到满足。
◆跟大家在一起时,我要学会轮流等候和分享。
◆有时,我需要学会等待。
一旦这些规则被制订和实施,幼儿就能逐渐变得自信,并能学会协商解决问题。
下面是教师向幼儿讲解班级规则的范例:
◆“约什,我知道你很喜欢玩积木,但这里已经有4个人了,我可以帮你找其他活动玩一会儿,等有人离开积木区你再回来』”
◆“黛波,排队的时候你挤进去推别人,别人会摔倒的。到队伍最后面排队是最安全的。”
◆“哦,天呀,你在科特的画上涂涂画画,我知道科特为什么会不乐意了,用你自己的纸画吧!”
◆“伯林老师和我讨论了我们两个班在操场上玩的问题,同意我们班在回教室前可以先玩。”
向幼儿解释规则存在的必要性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能帮助幼儿学着像大人一样思考。向幼儿解释班级规则能帮助幼儿打破自我中心,同时有助于他们理解为什么城市、国家和国际社会需要法律。
坚持规则–问题:
如果教师在执行班级规则时态度前后不一致,幼儿是能注意到的。班级规则应当公平、公正,对所有幼儿一视同仁。
坚持规则–技巧:
在开学初,比尔发现如果他跟老师说头疼或者不舒服,他就会得到特别照顾被送回家。连续三天后,比尔的妈妈给老师写了一张字条暗示比尔没有生病,应该待在幼儿园里。
此后,当比尔再跟老师说身体不舒服时,老师把他送到保健室,而没有送回家。保健医生证实了比尔没有生病,并跟比尔的老师一起讨论 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比尔的问题。
之后,老师私下跟比尔谈他假装生病的事,告诉比尔希望他留在班级里跟小伙伴一起参加活动。比尔不再假装生病了,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比尔在幼儿园的一年生活都很成功。
坚持规则–有效班级管理的要点:
◆实施规则时,要对所有幼儿一视同仁。
◆有时候,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例如,规定“不允许幼儿到操场的另一边,除非有游行队伍经过”。如果出现了特殊情况,当再次要求幼儿回到正常情况遵守班级、操场的规定时,需要让幼儿回顾一下规则。
引导幼儿正视行为的后果–问题:
不管犯了什么错,幼儿应当知道错误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教师通常会告诉幼儿如果继续那样做会出现什么后果。行为后果能让幼儿理解自我控制的必要性。
不遵守规则的幼儿需要接受不遵守规则带来的后果。否则,规则对他们就没有意义。
引导幼儿正视行为的后果–技巧:
看下面的范例:
◆月月把球扔到了操场围栏外,碰巧一辆车经过把球轧瘪了。月月的老师跟他谈了这样做的后果——球坏了谁也不能玩了,让他引以为戒,原谅了他这一次。
◆丽丽在玩水的时候咬了小伙伴,照顾好被咬的幼儿后,老师跟丽丽谈话,告诉她咬人会伤害小伙伴的,且当天不再允许丽丽玩水。老师还给丽丽和被咬幼儿的家长分别写了一张便条,告诉他们今天发生的事。第二周,丽丽在玩水的时候又咬了人。这次,老师态度严肃地和丽丽谈话,并且不让她再玩水了。随后,她又给丽丽的家长写了一张便条告知这件事,并且要求见一见丽丽的家长。
引导幼儿正视行为的后果–有效班级管理的要点:
◆教师需要向幼儿解释他们的不适宜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因为有的幼儿意识不到某些行为会带来不良后杲。教师要告诉他们什么是消极行为,什么是积极行为。
感谢您的聆听,如果您喜欢我的分享,请动手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起进步,关注欢妈讲幼教
专业幼教领域知识分享
依托北京优畅资源平台
汇聚全国优秀教育专家
百家幼教大咖推荐的教育经典
众多家长与园长口碑铸就品牌
助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