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简介:菜菜园长
新梦想教育集团华北区域总园长、高级职业园长、一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三河市优秀园长、2年华北地区总园长管理经验、多次组织千人运动会以及教研活动。
感谢北京优畅的邀请,我是新梦想天佑幼儿园的后勤园长张老师,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幼儿园在幼儿服药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预防的措施。
近阶段是春季感冒的高发期,有些幼儿会带药到幼儿园需要老师帮助喂药。国家食物药品监督管理局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为错误用药而损害健康,其中死亡的有20万人,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两倍。中国每年死于不良用药的1/3都是儿童,我国7岁以下聋儿超过30%是因为用药过量导致的。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些药品知识以及预防措施。
早上送完孩子后家长急于上班,没有填写服药登记表把药物直接交给老师,或者家长将药直接放在孩子书包里让幼儿交给老师,家长填写的“服药登记表” 内容不全或不清楚。
我们感谢生活,赋予我们每一次的生活的深刻,也许伤的痛心彻骨,也许恨的撕心裂肺,必须要清楚,自己的心才能活出生活的意义,不必去抱怨,把它当做是生活的一种充电。这就是一种勇气或者说是一种力量与气度。
早上送完孩子后家长急于上班,没有填写服药登记表把药物直接交给老师,或者家长将药直接放在孩子书包里让幼儿交给老师,家长填写的“服药登记表” 内容不全或不清楚。
可采取的措施:
(1) 主班老师可利用学期初的家长会,向家长讲解如何填写“服药登记表”及填写时的注意事项。
(2) 提醒家长要亲自把“服药登记表”和药品交到主班或保健医处。对于没有填写清楚的“服药登记表”,服药时,不能向幼儿询问服药情况,要给家长打电话询问清楚后,方可给幼儿服药。
药品放置混乱
可采取的措施:
幼儿的“服药登记表”与应服的药品需要一一对应。幼儿园准备一个透明的服药袋,是专门用来装药品和服药记录单的。带药的家长需要填完服药登记表后,把单子和药统一装到袋子里面交给主班老师或保健医。主班要仔细检查幼儿当天带来的药品,并查看“服药登记表”,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家长沟通。
家长给幼儿带药时没有查看药品保质期。
可采取的措施:
(1)告知家长带药时最好要把药品的原包装盒带上,不能简单地用纸袋包上药品带来。
(2)教师在接药时除了查看服药登记外,还要查看药品保质期,如发现药品过期时与家长联系。
教师对幼儿的病情与服药等情况没有与家长进行沟通。
可采取的措施:
教师向家长了解服药孩子的病情及在家如何服药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的吞咽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喂药方法不当会造成幼儿呛、吐等情况的发生。
幼儿把保健品类药物当做糖与同伴分享,比如带的VC含片或者钙片等。
可采取的措施:
(1)对带保健品的幼儿要格外关注,幼儿年龄小,他们会把甜的东西当做糖来与他人分享,因此老师一定看着他们把药吃完再离开
(2)老师可以给孩子们上一节关于“用药安全”的小课堂,提高孩子对药物的认识。
教师缺乏服药的基本常识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应掌握正确的喂药方法,服药前要看药品说明书,不能忽略服药时间。
可采取的措施:
(1) 教师了解掌握用药常识,如抗生素不可与牛奶果汁同服,服用抗生素药品前后都不能喝牛奶和果汁,因为果汁中富含的果酸成分会加快抗生素在体内溶解,会影响药效,可能还会引起中毒。而牛奶会使抗生素的活性降低使药物失效。
(2) 服用中成药和西药时需要至少间隔半小时。老师们可以区分出来哪种药是中成药,哪种药是西药?中成药当中所含有的成分大多数通过不改变植物原有的状态,采用晾干研磨以及蒸煮等手段提取出来的。而西药当中的成分大多是通过采用化学手段提炼出动物或植物当中对于病理治疗有效的物质加入。
(3) 腹泻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肠道继发细菌引起的,也可能是肠道不能耐受乳糖所引起的,在发生腹泻时,服用止泻药是缓解腹泻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在服用止泻药物时最好不要饮用牛奶,因为牛奶中有乳糖有可能加重腹泻。
(4) 在服用某些感冒药物时,不能和蜂蜜一起服用。因为感冒药中的某些产能成分会和蜂蜜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感冒药物的效果。同样的道理,在服用这类感冒药是也不能和含有蜂蜜成分的中成药一起服用,如含蜂蜜的止咳药。
(5) 四环素类等药物不能与豆制品奶制品同时服用,红霉素等药物会与豆制品奶制品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不被吸收的沉淀物,使药物不被吸收。
(6) 老师也要知道孩子在补钙的同时最好不要同时进食菠菜,因为菠菜中含有丰富的草酸,如果和钙同时进食会生成草酸钙,从而影响对钙元素的吸收。
(7) 服药后要注意观察用药者的反应,如观察幼儿面色有无潮红、身上有无皮疹、口唇有无异常、睡眠有无冷汗、大小便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家长
(8) 给幼儿服药后应让他们多喝水,不能用茶水、牛奶、果汁等服药
(9) 吃药后不能立即喝绿豆汤。
(10)如有幼儿发热痰多等情况时,加餐牛奶与家长沟通后暂停给幼儿喝
教师因工作中遗忘、疏忽等发生漏服、误服药物。
可采取的措施:
(1)班级老师分工要明确,保育老师在给幼儿服药时,要专心做好喂药工作,不能马虎大意,配班教师要照顾好其他幼儿。
(2)严格按服药登记说明为患儿服药,服药前认真检查服药登记单上的幼儿姓名与人是否对应;核对服药登记单上的幼儿姓名、药品名称、药品用量、服用方法、服用时间,确认无误后方可服用。
(3)服药幼儿离园时,要与家长交待幼儿用药后的情况及幼儿在园的精神状况,让家长对幼儿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确实存在漏服,比如快到放学时间突然想起来孩子带的药忘吃了,有的老师怕家长说想把药物一起给孩子吃了,当然是不可以的啊,不可以把孩子的两次药一次给孩子吃下去,药量太大会导致孩子中毒后果很严重的。
有时幼儿在服药时拿着玻璃药瓶四处走动时将药瓶摔破。
可采取的措施:
服药时,老师可以让孩子搬个小椅子坐下吃药,告诉幼儿服药时不能走动,以免呛到后不小心将药瓶打碎等。
教师每天没有及时清理存放班级内的幼儿药品柜(或药袋),造成药品放置混乱。
可采取的措施:
(1)每天离园前,教师将幼儿当天服用后的剩余药品进行整理,请家长及时带回,并清理药袋。
(2)需要长期服用保健药品的幼儿,请家长在服药登记记录上写明药物服用周期并签名。
以上就是我对幼儿园的幼儿在服药方面存在隐患以及预防措施的分享,感谢您的聆听,如果您喜欢我的分享,请动手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起进步,关注欢妈讲幼教。
专业幼教领域知识分享
依托北京优畅资源平台
汇聚全国优秀教育专家
百家幼教大咖推荐的教育经典
众多家长与园长口碑铸就品牌
助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