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歌在哪里
领域:语言领域 年龄班:中班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诗歌中欢快热闹的夏天气氛,感受夏天的美好,喜欢夏天。
2.认知目标:了解夏天常见的动物昆虫和它们的叫声。
3.能力目标:能够欢快地朗诵《夏天的歌在哪里》,并且能够学习诗歌中“——,在——里”的句式特点,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蝈蝈、知了、青蛙等小动物的图片,草丛、大树、池塘等对应的小动物生活环境的图片
2.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对夏天有了基本的认知。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师:小朋友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幼:夏季
师:在夏天里,你们听到过什么好听的声音吗?
幼儿回答,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出夏天经常听到的几种动物昆虫的叫声。
基本部分:多种方法感知诗歌
1.幼儿欣赏图片
师: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夏天好听的声音,真是仔细又热爱生活的好孩子呀!现在我想考验一下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小朋友们能根据图片上的动物或者昆虫模仿出它们的声音吗?
教师出示蝈蝈、知了、青蛙的图片,幼儿模仿这些昆虫的叫声。
教师再出示草丛、大树、池塘的图片,让幼儿将之前的动物昆虫与下面的环境相匹配。
教师引出问题,小朋友们在夏天可以干什么?
教师总结:可以吃冰激凌、穿裙子,带上小花伞、小帽子。
2. 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
师:通过刚才小朋友们对夏天的描述,老师想到了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叫做《夏天的歌在哪里?》大家想不想听一听呀?
夏天的歌在哪里?
“蝈蝈蝈”“蝈蝈蝈”,
在绿绿的草丛中。
夏天的歌在哪里?
“知了”“知了”,
在高高的大树上。
夏天的歌在哪里?
“咕呱呱”“咕呱呱”,
在清清的池塘里。
夏天的歌在哪里?
在太阳帽里,在小花伞里,
在甜甜的冰激凌里,
在小朋友欢乐的歌声里。
3.学习诗歌
(1)梳理一遍诗歌
师:小朋友们在诗歌中都听到了夏天的歌在哪里呢?
按顺序分别出示图片,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师:夏天的歌在哪里?(在草丛里)草丛里有什么声音呢?(蝈蝈蝈,蝈蝈蝈)谁会发出这种声音呢?(蝈蝈)夏天的歌还在哪里呢?(在大树上)…
(2)结合图片,用问答的方式学习诗歌
师:夏天的歌在哪里?
幼:蝈蝈蝈,在绿绿的草丛中。
师:夏天的歌在哪里?
幼: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
(用同样的方式学习第三、四段)
(3)带领幼儿结合图片朗诵诗歌。
4. 根据诗歌进行仿编
感受诗歌独特的句式结构。
师:你们想一–想夏天的歌还会 在哪里呢?夏天,我们还可以听到什么美妙的声音?(小鸟叫,下雨的声音… ..)师:小鸟怎么叫的?下雨的声音是怎样的?打雷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叽叽喳喳,滴答滴答,轰隆轰隆。)师:你们说得真好。那怎么样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来说呢?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叽叽喳喳,在我们头顶的天空中。
师:夏天还有许多东西都会发出美妙的声音,就像唱着美丽的歌。下面就请你们自己去想一想,编一编。也可根据课件里面的内容来编。(幼儿自主想象并创编。)
结束部分:幼儿展示,教师记录引导
幼儿展示、交流仿编结果,教师记录并引导幼儿学习同伴仿编的诗歌。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将原诗歌内容和自己创编的诗歌内容画出来,并学习朗诵。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部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