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社会教育
内容: 《纲要》对“社会”教育方面提出了以下的明确的目标:
1.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每个幼儿的气质天生不同,对于那些抑郁质或是粘液质的幼儿,教师要更多的去鼓励、认可他们。
2.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对于那些性格孤僻、或是暂时没有发展同情心的幼儿,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3.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但是幼儿园不是“小社会”,对于其中的不良风气,教师也要及时进行遏制。
4.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现代独生子女一代的责任感和动手能力成了很大的问题,特别需要教师去认真培养。
5.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一个没有爱心的孩子是教育的失败品,教师要从小培育孩子的感恩意识,培养他们对集体、家乡以及祖国的热爱。
原则: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了教育的一般原则和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 1、教育的一般原则:(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3)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4)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
来源:学前教育网
日期:2020-07-28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