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安庆市加快推进城乡布局调整,扩大资源学位总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政策支持措施,着力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公益、优质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力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增加投入,促进普及发展。稳步推进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累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7个,建筑面积约17.96万平方米,增加学位约20850个,购置设备7716台(件、套),完成总投资29512.65万元。截止2019年底,全市共有幼儿园563个,其中公办园318个,民办园245个,含普惠性民办园186个;在园幼儿119173人,其中公办园74303人,民办园44870人,含普惠性民办园31702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1.6%,普惠园覆盖率88.9%,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62.3%,全面完成“985”目标任务。“一镇一园”覆盖率达102.18%,市内5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县无论是偏远乡镇,或山区乡镇均办有一所公办幼儿园。
加强引导,促进普惠发展。印发《安庆市促进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实施方案》,实现“四个明确”,即普惠性幼儿园界定标准、认定程序、退出机制、收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园必须做到办学资质齐全,办园条件达标,收费标准合规,经费保障稳定,教职工配备合理,办园行为规范,坚决杜绝班额超标、高标准收费、“两教一保”不全、“小学化”倾向。建立健全普惠性民办园退出机制,发现违规办园行为,依法责令整改、取消资格、终止奖补。印发《安庆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按照“一事一议”、“一园一案”,重点整治应配建未配建,应移交未移交,应办普惠未办普惠等三类问题,全部106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基本完成治理,闲置多年的水岸花都、顺安北苑等小区配建幼儿园经多方协调顺利启用开园。
扩大支持,促进公益发展。印发《安庆市扩大城区学前教育资源市级奖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每生每学年补贴600元,普惠性民办园同等标准、同等对待。贫困家庭在园幼儿资助每人每年不低于800元,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幼儿每人每年不低于1000元。四年来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近7万人次,金额约6000万。市、县设学前教育专干和教研员,遴选园长、骨干教师组建安庆市学前教育专家库。充分利用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本土高校,打造“双向培养”项目,即一线教师入校学习培训,专业学生入园实习培养。举办学前教育宣传月、园长论坛、教师技能大赛、优秀案例征集等,四年累计培训教师达5000人,黄晓晴工作室、杨俊梅工作室等多个“名园长工作室”常态开展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
提高质量,促进优质发展。出台《安庆市一类幼儿园评估办法》和《评估细则》,常态开展市级一类幼儿园评估认定,鼓励和指导有条件的市级一类园积极申创省一类园。4年来累计评估认定市级一类园11所,墨子巷幼儿教育集团、高琦幼儿园、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大湖幼儿园获评省级一类园。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园改革,鼓励“名园办分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11所省市一类园实现集团化发展。其中,墨子巷幼儿教育集团、六一幼儿教育集团今年分别增设新园区。广泛探索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办园模式,全市公建民营幼儿园达25所,宜秀区公建民营幼儿园昕智萌幼儿园跻身市级一类幼儿园。在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方面,安庆市积极将黄梅戏艺术教育融入学前教育课程,努力培育“小小黄梅新人”。(特约通讯员:陈琼)
来源:安庆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