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放性材料(儿童游戏时可以移动、操作、控制和改变的简单易得材料)在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作用颇受人们关注,很多国内外专家也极力推荐幼儿园使用此类材料。
那么,这些材料投放后的实际效果如何呢?
我们对一线教师进行大量调研后,得到的反馈出乎意料:在投放初期,孩子们似乎还会去摆弄,时间长了就无人问津,几乎成了摆设。
如果教师在观念上对开放性材料的价值缺乏真正认同,那么就不会在时间、空间上给幼儿与材料的充分互动提供保障,也不会主动去研究开放性材料的呈现方式、管理策略,以及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01
角色模拟
赋予多重的角色体验
“猜猜我的年龄”这个角色扮演游戏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设计的。
我们试图通过让成人模拟幼儿使用开放性材料开展游戏,体验幼儿游戏的快乐和遇到的困难。
我们将参与活动的教师(有时也邀请家长参与)分成3-4组,每组6-8人,其中4-6人扮演“幼儿”,一人扮演“教师”,另外一人担任“游戏观察员”。
-
扮演“幼儿”的教师要事先商量好所扮演“幼儿”的年龄,并简单讨论一下游戏内容;
-
扮演“教师”的教师,要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并回应“幼儿”;
-
扮演“游戏观察员”的教师,以观察收集的信息为依据判断“幼儿”的可能年龄,分析“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学习,评价“教师”的支持是否适宜。
比如,教师需要具备观察分析行为的能力、分析评价的能力、回应和支持的能力。
即便是扮演“幼儿”的教师,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关于“材料与活动的类型”和“不同年龄幼儿作用材料的方式”之间关系的经验。
02
角色对话
促进不同角色相互理解
“幼儿”从众多的开放性材料中取了一支吸管,然后将其插进一只竹筒,假装喝汽水。
这时,教师拿来一根枯树枝走过来对“幼儿”说:“春天到了,树上开满了桃花,我们让这棵树也开满桃花吧。你看用什么材料做桃花合适呢?”“教师”一边说,一边取来粉色皱纹纸,用揉、搓、粘等方式示范如何让枯枝上开桃花,“幼儿”也照着做起来。
我刚才的行为是模仿我儿子在家玩游戏的情景,他在家里就喜欢玩假装喝饮料的游戏。
我在想他为什么天天这样玩呢?是不是因为我们这些大人平时不给他喝饮料,他只能自己在玩游戏时做一杯饮料来喝呢?当我这么想的时候,我能理解孩子为什么要游戏了。
可是老师却叫我去做花,其实这个花我也不想做,但因为老师叫我做,我就只能做呗。
我判断她扮演的是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因为只有简单的装扮动作,之后就一直在简单重复这个动作。
于是,我想应该让孩子做点什么,这样她才会有发展。小班幼儿需要发展小肌肉的精细动作,于是我就想到让幼儿玩‘桃树开花’游戏。
例如–
-
“我是小班孩子,只想画,随便画,但老师让我画小花,还让我垒高,我就照着老师说的做。”
-
“我只是想把松果剥开看一下里面是什么,但老师让我给松果排好队,还让我摸摸什么感觉,游戏过程中老师说这说那,我就跟着做。”
-
而“教师”的扮演者则为自己的行为辩解:“看到她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想帮她,希望能玩出点什么。看到她把松果一片片剥下来,就让她排一排,让她学习模式和排序,我自己还先示范了几种排法。”
03
角色更新
更能欣赏、理解幼儿的创造
例如,一位扮演中班“幼儿”的教师说:“我一开始对这些材料不太感兴趣,只是感觉鹅卵石拿着比较舒服就拿来玩一下,或摆或堆高……偶然打开那个装纽扣的盒子,突然发现里面有好多小动物,就来了兴趣。就像自己过家家一样,那就一边玩一边给他们慢慢搭成房子。这两个小朋友在吃饭,长颈鹿妈妈带着长颈鹿宝宝睡觉……”
她认为是开放性材料帮自己把头脑中的想象一点点地展现,这样别人也能看见我的想法。而更多的教师分享了游戏带来的满足感:“觉得自己像个设计师。”
比如,幼儿希望不被打扰地玩,希望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索材料并实现自己的游戏想法,希望自己在游戏中的创意得到教师的认可……
敬请关注
??幼儿园要不要搞特长教育?虞永平教授:孩子不需要专门的兴趣班 ??李季湄教授:幼儿园实践《指南》的七大问题与误区 ? 华爱华教授:游戏才是儿童的正业,是幼儿的“心理维生素” ???♂? 陶金玲教授:打破“技能取向”的禁锢 “能歌善舞”不应成为幼师专业化培养的方向 ?? 虞永平教授:幼儿园冒险游戏十分必要,但要控制好风险 ?? 李季湄教授:我们改变了什么?我们还能改变什么?办有文化的幼教,做有思想的幼师! ?? 丁海东教授: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的意义、类别、体例与特点 ?? 华爱华教授:游戏与教学互为生成,是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体现 ? 刘晓东教授:中国小学教育亟待战略转型——兼论“幼小衔接”应向“小幼衔接”翻转!
??幼师纷纷逃离幼儿园,请做好幼师“减压阀” ?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图文版:幼儿园和家长请收藏 ??利津游戏之环创:幼师如“千手观音”,让废轮胎“脱胎换骨” ??日本能让孩子动起来的幼儿园,再次刷新我们的认知! ???♂?德国:森林幼儿园,让孩子们,回归自然 ??美国瑞吉欧名园:加州枝桠艺术幼儿园(环境+理念)
?? 特级教师给父母的建议:宅家,一样可以“花式”养娃 ?? 图文版的教子36计,老师和家长们快快收藏学习! ??一位家长的心里话:为什么我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零磕碰≠100%安全!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磕碰也是一种成长(转给家长)?? 家园须知:科学做好幼小衔接,零起点不等于零准备! 家长须知:幼儿园教什么?孩子学什么?科学依据和内容在这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外幼教博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