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01 把孩子“捂”得严严实实 天冷了,许多家长会把孩子“里三层、外三层”包得严严实实的,要知道,头部和胸口是孩子的“散热中心”,这里用帽子或围巾捂住,孩子会因为过热而晕乎乎的,甚至可能因为体温失衡而生病。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建议家长在给孩子挑选衣服时,一定要遵循方便、好活动、保暖三点原则,选择易穿脱、方便运动、吸汗透气性好的衣服,避开款式繁琐的衣服,保证孩子“三暖二凉”(后背暖、肚子暖、脚底暖和头凉、胸口凉)。 02 盲目给孩子进补 常言道:“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随着气温越来越低,除了给孩子增添衣物之外,不少家长开始在饮食上加强营养,帮助孩子抵御寒冷,提高身体免疫力。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部分家长在为孩子进补时走进了误区,如忽视均衡饮食,过度增加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等。这样给孩子进补非但对孩子的身体无益,有时还会起到反效果。 其实,平衡的膳食结构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首要法则,通过观察孩子的饮食喜好,精心搭配食物,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各司其职”,建立均衡的饮食结构,孩子的身体才能保持健康。 03 门窗紧闭来保暖 寒冷的冬日里,很多家长都选择门窗紧闭,让室内维持温暖的状态,生怕开窗进来冷空气将孩子冻着。事实上,如果孩子长时间待在温暖封闭的房间,空气不流通,缺乏运动,体温的自我调节功能就会紊乱,感冒的几率更高。 所以,从卫生的角度来说,家里应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两次,每次15-30分钟,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04 不按时送孩子入园 在部分家长眼里,送孩子入园是件“可以商量”的事,遇到刮风降温、打雷下雨等情况,常常先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假,然后不慌不忙地等风小、等天晴。小班的孩子则更加依恋父母,时常哭闹不肯出家门,这时一些家长也会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今天不送,明天下午送,后天争取上午送,以为这样孩子就能慢慢适应。 事实上,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有连续性,一日生活都是有规律、有要求的,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入园模式,非常不利于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也会打乱孩子学习的连贯性。另外,部分家长对入园不够重视往往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时间久了,孩子就容易养成拖拉、散漫、娇气等不良习惯,等上了小学就会很难适应纪律的约束。 当孩子确实因为生病严重或者家中有特殊情况不能来幼儿园时,家长要当着孩子的面,郑重其事地打电话向老师请假,说明具体原因。家长的重视能激发孩子的责任感,让他知道自己上幼儿园就像大人上班一样,是必须承担的责任。 05 不让孩子户外运动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感冒与温度变化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会尽量减少孩子外出的机会,更别提进行户外运动了。事实上,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的幼儿与不进行户外活动的幼儿相比,感冒发生的概率明显低很多。 在幼儿园,老师每天都会保证孩子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空气温度的变化有利于孩子适应冷热变化,加上进行早操等晨间活动、体育游戏等各种运动项目,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文化人 -=||=-收藏赞 (0) ×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 解锁阅读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