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幼儿舞蹈是幼儿游戏的一种高级形式,幼儿舞蹈音乐的选择在舞蹈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选择好的音乐、创编好的舞蹈是每个舞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常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通过节奏、节拍限定舞蹈动作的时值和速度,能帮助舞蹈在整个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性格、烘托气氛;帮助组织舞蹈动作,在舞蹈和舞剧中担负着交代和展现剧情的任务,一个舞蹈音乐选择的成、败,往往会感染孩子们。编者认为幼儿舞蹈选择音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节奏清晰 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自我的控制能力也较弱,抢拍或拖拍的情况十分常见。这直接影响到舞蹈动作的整齐度。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则必须要选择节奏明显的音乐。因为幼儿做动作的快慢急缓需要明显突出的点、拍、以及各种强重音来提醒。 二、旋律易记 幼儿舞蹈由于是幼儿表演,其音乐旋律也要便于幼儿记忆。这样的舞蹈音乐一方面能让幼儿演员记住音乐后可以加强对音乐的理解,从而可以更好的表现舞蹈;另一方面也能让幼儿观众加深对舞蹈的印象,易于舞蹈作品的流传。便于记忆的旋律有以下几个特征:(1)旋律好听。(2)乐句短小。(3)音程跳动不大(一般不超过十度所示。 三、配器简单 现在有些编导给幼儿舞蹈选音乐进入这样一个误区,喜欢选择带有很多的装饰性音效的音乐。例如在原本旋律基础上又添加许多小铃铛、各种小鼓、各种鸟鸣、风声雨声等自然界的音效、甚至在一首有人声演唱的歌曲中间再加上幼儿的呐喊……等等。以为这样就会使音乐元素更丰富、更加富有幼儿情趣。其实不然,过多的装饰只会掩盖音乐本身的内涵。 在现实幼儿舞蹈创编过程中,越是简单的音乐配器越能给编导更多的、范围更大的想象空间,因为编导不必花心思去揣摩那些装饰音如何利用或配合,这样没有束缚创编出来的幼儿舞蹈往往最朴实,贴近幼儿生活,最富有幼儿情趣。 四、情绪准确 幼儿对事物的理解是直观的、感性的,他们只能分辨出十分明显的音乐情绪。目前国内音乐市场上有许多轻柔的“背景音乐”,例如《神秘园》系列、班德瑞创作系列等。编导们也喜欢拿这些音乐作为幼儿舞蹈的音乐。然而这些“背景音乐”创作之时就已定位,是面向酒店、市场等公共场合的、以制造宁静祥和氛围为目的的音乐。因此它本身不带任何具像感情色彩。作为舞蹈音乐使用时,它可以表现忧郁、可以表现空灵、还可以表现不流于外表的喜悦……等等。 可对于幼儿来说,即使有编导的讲解他们也无法完全体会和表达出音乐其间的情感需求。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因此需要带有明显情绪化的音乐来激发他们的情感想象力,然后用比较夸张的舞蹈动作才能完成情绪上的表现。因此,为幼儿舞蹈选择音乐,欢快的、热烈的、紧张的、悲伤的……不管是什么情绪都要在音乐中有明显充分的体现,这样才能被幼儿认知、理解、表现。 五、有时代感 幼儿是生活在当今时代中的幼儿,受到的是当今时代的各种文化的影响,他们的思维、举止、谈吐也都深深地印着时代的烙印。在为幼儿舞蹈选择音乐时也要注意音乐的时代感。因为当今时代的音乐,距离幼儿的生活最近,最能反映出当今幼儿的风貌,也最易于当今的幼儿去表现。 六、风格统一 由于目前幼儿舞蹈音乐大多是从不同途径选择音乐后再经剪辑合成而成,音乐前后的风格是否一致成为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成年人舞蹈音乐中,经过剪辑前后风格差异大的问题也比较多见,但从未有人提出异议,自然在幼儿舞蹈音乐中也没有十分重视这些问题。可就是这个“小问题”,它关乎着舞蹈作品的完整性,对于幼儿的美育、理性的培养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七、注意民族性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幼儿舞蹈音乐中的民族性的取向问题。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音乐、乐器等。目前有这样的情况:例如要编一个幼儿的傣族舞,但只要有葫芦丝吹奏的音乐就拿来编,也不管吹的是民族旋律还是流行歌曲。这会让幼儿误以为傣族音乐就是这样的,混淆民族音乐概念对幼儿的成长认识而造成不好的后果,当对外交流时也会让兄弟民族反感。 幼儿舞蹈音乐的选择在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选择配乐时,不能单单因为旋律优美就采用,还要综合考虑节奏,所代表的时代感以及音乐本身要表达的情感,这样选择出来的音乐才会让整个舞蹈给人留下清新的感觉,使幼儿在排练的过程中个人情操也得到适当的陶冶。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文化人 -=||=-收藏赞 (0) ×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 解锁阅读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