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结合数据,分析了十大常见儿童交通安全隐患:
守底线,守法规
我们不能是交通事故的肇事者
知风险,知礼让
我们更不做交通事故的受害者
在此
蜀黍送上干货满满的交通安全课
暑期交通安全别忽视
步行安全提示
莫随意穿行马路 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1.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设施。
2.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更不要在马路上滑滑板车、滑旱冰等。
3.在通过有信号灯的路口,必须遵循“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在通过没有信号灯的路口时,要按照“先左后右再左看”的方法。
4.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5.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6.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骑行安全提示
关于骑行安全,这些你了解吗?
2.未满16周岁的孩子不能骑电动自行车。由于儿童因为年龄较小,生理和心理条件均不适合骑行电动自行车,处置险情不当而易导致交通事故。
3.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看清四周情况。
4.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不闯红灯,遇到红灯要停车等候。
5.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在骑车时戴耳机听广播。
乘车安全提示
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座椅
1.未满12周岁的孩子乘坐私家车时,要正确使用儿童安全椅,坐在后排的位置。
2.足龄的学生需要正确系上安全带。安全带要尽量系在髋部和胸前,从肩上拉过来,横跨在骨盆和胸腔之上,形成一个水平放置的V字。安全带只可一个人使用,严禁多人共用。
坐车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坐公共汽车:排队上车,先下后上,做懂事的小孩;在车子里,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容易被别的车刮伤;不要坐在开动的车厢座位上看书;没有座位时,要拉好身边的扶手;不得向车内外乱扔东西;不要在开动的车厢里乱跑,容易摔跤;
2.坐出租车:冲到马路当中去拦车很危险,在路边招手司机叔叔也能看见;下车时要从右边下车,注意后面的车辆和行人;如果下车要穿过马路,走到出租车后面比前面更安全。
3.坐父母开的车:不要提问题和唱歌,让父母分心影响开车;不要去开车门,乖乖地在后排坐好;系好安全带,父母就可以安心地开车了;如果坐前排,不要扳动方向盘、排档杆,很容易造成事故;不能在车厢里放带尖角的玩具,容易受伤。
远离车辆盲区
小汽车盲区
车头正前方
引擎盖前看不到的地方,俗称前盲区。影响前盲区大小的因素主要有车身、座椅高度、车头长度、驾驶人身材等。
A、B、C柱盲区
轿车一般都有三个立柱,前挡风玻璃两侧的斜柱叫A柱,前后门中间的立柱叫B柱,后挡风玻璃两侧的斜柱叫C柱,这三个柱子是用来防止汽车碰撞变形的,但也造成了司机视野的遮挡,从而形成盲区。尤其是A柱盲区每当汽车转弯或进入弯道前,驾驶者的视野都会被A柱部分遮挡,特别是大型车辆的盲区会更大一些。
车后方
车辆后方因为距离驾驶位远且中间阻隔多,而车两边的后视镜只能看到车身两侧,并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车身周围的全部信息。所以盲区区域就非常大了。
大货车、公交车
右前轮附近
大型车辆,如大货车、挂车、大客车等,在转弯时由于“内轮差”的存在,会形成一个致命的“转弯盲区”。因此,路上遇到大型车辆,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横向距离,以防其突然转弯将自己卷入车底。
后车门的中间位置
早晚高峰期车站候车乘客较多,公交车进站时,很多乘客会往前门涌,如果此时在公交车前后车门的中间位置出现几个高个子的乘客时,后面的人就会因视线遮挡而观察不到,出现危险情况。
D区全盲区
D盲区处于司机直接的视线范围以及三块后视镜的视线范围外,所以客车及货车的D盲区会大一些。
不在车前跑!
不在车后留!
不在车边站!
对孩子而言
暑期意味着更多的收获与快乐
但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要想快乐有保障
应关注儿童交通安全关键细节
加强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和行为养成
增强儿童交通安全意识
守护儿童出行平安
觉得本文不错的话,请在文末右下角【点赞】支持,点亮【在看】,转发【分享】哟,教育路上,我们与您并肩同行。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欢迎您投稿youjiaoluntan@yeah.net,分享给更多人。编辑:幼教论坛ID:youjiiaolunt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