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
众卉欣荣非及时,漳州冷艳客来贻。
小寒惟有梅花饺,未见梢头春一枝。
1月5日是小寒,
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
古籍记载:
小寒,十二月节。
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冷气积久而寒,
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
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
小寒时节的到来,标志着隆冬的开始。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乡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
此时阳气已动,
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二候鹊始巢
禽鸟本身具有最早得知气候变化的本领,
喜鹊已得来年之节气,
鹊遂可衔草筑巢,
准备孕育后代。
三候雉始鸲
“雉”即是一种羽毛很漂亮的雉鸟,
俗称野鸡,也是阳鸟,
而“雊”是“鸣叫”的意思,
是雉鸟的求偶声。
小寒特点
小寒习俗
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
为避免太糯,
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
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
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
拌在饭里面吃。
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
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
黄芽菜由白菜芽制作而成,
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
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
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
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小寒养生
小寒养生的基本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小寒寄语
小寒来了,
白雪飘飘,天寒地冻。
寒冷的冬日,最孤独的是行旅者。
刘长卿说: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寒冷的冬日,还有人在路上,
也许是为了生活,也许是为了理想,
忍受着冬日的寒冷,独自前行。
愿所有行旅者有灯照前方,有屋可休憩。
世界寒凉,唯心安暖。
冬日里,在夜里听一场雪。
白居易说: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躺在床上,听雪落下的声音。
雪照着窗户越来越亮,
压断竹枝发出声响。
那是属于冬日独有的风景,
在寒冷的冬日,
愿你能感知冬日独有的乐趣。
冬天,最温暖的还是围炉喝茶。
杜耒说: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耒真是幸福,寒冷的夜里,
有友人来访。
烤着炉火,喝着热茶,
热茶暖身,友人暖心。
最美的冬日莫过于此。
愿你有火炉,有朋友,
有一个温暖的冬日。
“小寒大寒,冻作一团”
小寒到了,天气变得更冷
许多家长都会为孩子“全副武装”
脚踩雪地靴
套上厚毛裤
穿上羽绒服
再戴上一条厚围巾
……
等等!
你还漏了一个重要部位
孩子身体3/4热量
正从这里偷偷溜走
……
保暖这件事
还得从“头”做起
头部是大脑神经中枢的所在地,而孩子头部血管及淋巴组织丰富,含有大量皮脂腺和汗腺,毛孔较大,体内的热量会从头部大量往外流失。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热水瓶,帽子就像是瓶塞,只穿棉服而不戴帽子,体内的热气会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戴上帽子,犹如给暖瓶加上一个塞子,身体才能真正暖起来。
研究表明:
气温为15℃时,人体约1/3的热量会从头部散发;
气温在4℃左右时,人体约一半的热量从头部散发;
气温在零下10℃左右时,会有3/4的热量从头部“跑掉”。
老话也说:带顶冬帽赛棉袄。可见,冬季给孩子准备一顶合适的帽子是多么重要!
头部受了寒,轻则出现头昏、头痛,引起头皮营养循环障碍和毛囊代谢功能紊乱,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天冷时让孩子戴帽子,将有助于预防这些问题:
1
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气温低、风大,极易刺激人体血管收缩,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栓形成。
戴上帽子不仅能防止头部过冷,还可使血压升高幅度降低,进入温暖环境后,血压返回正常值的速度也会加快。
2
呼吸系统疾病
头部是对冷热最敏感的部位之一,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容易使人出现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研究证实,冬季有戴帽子习惯的人,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几率明显降低。
3
头皮损伤
冬季供暖可能加重雾霾,戴帽子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头皮的作用,防止灰尘和微生物粘到头皮上,滋生细菌。
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冬帽,到底什么样的帽子才真正适合孩子呢?
孩子的皮肤较成人娇嫩且敏感,一顶柔软、舒适、透气的帽子,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
很多家长抵挡不住毛绒帽子的“高颜值”,但毛绒容易脱落,脱落的绒毛会影响孩子的呼吸道,孩子的免疫系统不够成熟,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很容易发生过敏。
-
化纤、毛呢以及动物皮毛等材质的帽子,易诱发过敏,应谨慎选择。
-
不透气的帽子容易引发孩子皮炎以及湿疹等皮肤问题,人造革的透气性差,买帽子时可以避免这个雷区。
挑选帽子时,家长需要仔细看一下标签上的材质成分:
纯棉的材质不会产生静电,安全性较高,且透气性良好,适合孩子佩戴的同时还容易清洗。
柔软的毛线帽也值得入手,它的保暖性以及透气性都是极好的。
挑选帽子时还可以选两边有遮挡的款式,能够更好地护住孩子的耳朵以及脸颊,预防耳朵、脸颊等部位的冻伤。
挑选帽子最重要的是大小合适。
若帽子太大了,在孩子活动过程中容易脱落,起不到保暖的作用。帽子过小,勒住头部,会影响头部发育,还会影响血液流通。
挑选帽子应以孩子的头围放大1到2厘米为宜,材质需要有弹性,即便帽圈收缩,也不影响使用。
给孩子佩戴的帽子不宜款式复杂、装饰过多。
有些孩子喜欢拉拽帽子,在拉拽过程中不仅容易划伤、勒伤皮肤,而小饰物也容易被误吞,导致窒息,对孩子的生命造成危害。
孩子在活动中,过长的装饰带子也有缠绕在脖子上以及其他地方的风险,容易危及安全。
戴帽子并不是扣在头上那么简单,帽子的每一次戴上和摘下,都有健康讲究。
不宜戴太久
头皮油脂分泌较为旺盛,长时间戴帽子会导致头皮毛孔呼吸不畅,皮脂堆积于头皮,容易形成皮屑、头痒或皮肤炎症。
合适的佩戴时长是,早晚外出时戴,进入室内就该摘掉。正午阳光好、温度不太低的时候,也要让头发出来透透气。
不宜立刻摘
如果室内温度不够高,立刻摘掉帽子会造成人体热量迅速散失,出汗后更容易引起感冒。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进入室内后,让孩子平静一下,适应了环境落了汗,再慢慢地将帽子摘下。
不宜长久不清洗
头皮会分泌大量油脂,加上孩子新陈代谢旺盛,出汗多,以及帽子的材质容易沾染灰尘,帽子的里衬和帽檐上便会滋生大量细菌。如果不及时清洗,将引发毛囊炎。
建议孩子的毛线帽、棉质帽等每周清洗一次,新买来的帽子也要清洁后再戴。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