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为什么不能幼儿园“小学化”?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为什么不能幼儿园“小学化”?-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在生活中

相信很多人家长对于幼儿园去“小学化”

这个问题十分困惑

大家都不明白

究竟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

我家孩子在幼儿园究竟应该学什么?

让孩子尽早学点儿小学知识不好吗?

……

就像下面这张图片一样是一脑袋问号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为什么不能幼儿园“小学化”?-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您先别着急

看完下面这些内容

您就会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

    什么是“小学化”


幼儿园“小学化”顾名思义就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等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现象。详细说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内容“小学化”

具体表现:将学业知识的准备当成入学准备,以提前学习小学阶段学业知识为目标,强化知识技能训练,片面追求知识量、记忆量和学习难度,将拼音、识字、速算以及超出儿童理解能力的国学等列入课程学习计划。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为什么不能幼儿园“小学化”?-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二、教育形式“小学化”

具体表现:以集中授课为主要教学方式,大量使用人手一册的幼儿用书进行教学,强化机械训练,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为什么不能幼儿园“小学化”?-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三、教育环境“小学化”

具体表现:环境设置较为单一,只能满足集体教学、进餐和午休等活动类型的需要,不能支持儿童自发探索学习。玩具、学具种类单一,户外设施和器械不足等。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为什么不能幼儿园“小学化”?-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四、评价方式“小学化”

具体表现:评价方式单一,以掌握拼写读算的知识点、知识量作为评价儿童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比如考察儿童是否会背诵文学作品(故事、诗文等),认读、拼读、书写字母文字和做大量计算题等,横向比较评价儿童的各种行为表现,给儿童的作品打分或评判对错。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为什么不能幼儿园“小学化”?-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为什么要去“小学化”


从情感角度看

孩子在幼儿园本来就是做游戏的,如果不让孩子玩,无异于剥夺童年,孩子就少了天真、烂漫和快乐。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为什么不能幼儿园“小学化”?-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从生理角度看

幼儿园小学化属于过早、过度教育,大脑神经会自我保护,导致孩子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

从认知角度看

让幼儿园孩子直接学习小学内容,相当于让孩子跨过本阶段,跳到下一阶段,这就打乱了认知发展的顺序,破坏了认知过程,会阻碍孩子的独立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每个阶段都是上一阶段的延伸,下一阶段的准备,不能超越也不能颠倒。

从人格角度看

强迫幼儿去做小学生做的事情,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无能感和挫败感。因为他发现太难了,总也学不好,就会丧失自信心,甚至种下厌学的种子,导致不良人格。所以请尊重孩子,不要强迫他们学习那些超出他们理解能力的知识。


从习惯角度看


强制灌输,会导致消化不良总觉得孩子先学一些,将来上学会简单一点,操之过急只会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


    “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园“小学化”会导致孩子逐渐丧失最重要的三大核心素养::

丧失适应性

违背发展规律,幼儿生理发育不全,强行让孩子完成书写类精细动作和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容易伤害身体和刺激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影响大脑平衡发育,环境适应能力差。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为什么不能幼儿园“小学化”?-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丧失开放性

封闭式学习方式,扼杀好奇心和创造力。幼儿时期是个体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不断探索与发现的阶段。如果一味强行灌输算术、识字、外语、拼音等超出理解能力的知识,扼杀了幼儿的好奇心,阻碍了孩子的独立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为什么不能幼儿园“小学化”?-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丧失主动性

失去快乐,丧失主动性,未入学先厌学。对不易理解的知识产生无能感和挫败感,产生畏难情绪,丧失自信心。上课缺乏积极性,容易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开小差的不良习惯。压力大,产生紧张和不安,失去快乐。严重者则伤害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神经,表现为行为问题、多动症、情绪困扰等行为。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为什么不能幼儿园“小学化”?-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既然幼儿园不能”小学化“

那么幼儿园到底应该学什么呢?

   幼儿园应该学什么

让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促进孩子感官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形成和发展孩子的语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了解社会规则,促进身体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良好习惯与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里,一日生活皆教育,老师们会在一日流程中教会并锻炼孩子讲卫生、懂礼貌、不偏食、不挑食、爱运动、早睡早起、有安全意识等良好的习惯及能力,而这些习惯和能力才是奠定孩子未来教育的基石。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为什么不能幼儿园“小学化”?-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学习能力与社交能力

3-6岁,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最佳时间,幼儿教师用孩子最感兴趣的“游戏模式”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等,让孩子在游戏中习得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探索的能力。


在跟同龄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孩子逐渐学会怎样建立友情、怎样保持友谊、出现矛盾时怎样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也会学会帮助别人和感恩别人。


去“小学化”不只是简单地针对教学内容,还应该包括教学方法。幼儿园阶段应当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观察,动手,表达,想象等能力方面,结合生活趣味学习,才能真正让孩子爱上学习,乐于学习。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为什么不能幼儿园“小学化”?-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为什么不能幼儿园“小学化”?-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END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为什么不能幼儿园“小学化”?-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为什么不能幼儿园“小学化”?-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论坛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为什么不能幼儿园“小学化”?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