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办公室的汤圆妈一来就轻描淡写的说:“昨晚汤圆发烧39度,在家吃了退烧药,没流鼻涕只有咳嗽的症状,觉得没什么问题就没去医院。 ”
此言一出,顿时遭到了石榴妈和糖宝妈的轮番轰炸,说她心太大,最近流感肆虐,一定要注意。退烧可能只是暂时药物效果,说不定还会再烧,应该带孩子去医院看一下查明原因。
于是她又立即赶回家带孩子去医院,结果一检查说是肺炎!此时的汤圆妈瞬间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
想到前两天岩宝发烧,小编也是连夜带去医院,结果去到医院就被告知要排队2小时以上,急诊基本上都是发烧的病人,切切实实感受到流感的高发季来了。
为了引起家长的重视,小编又整理了一份较全面的流感防治攻略!
先通过一张图感受一下,从今年第 45 周(11 月 4 日~10 日)开始,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流感病例占门急诊病例百分比趋势逐渐上升。
甚至在第 50 周(12 月 9 日~15 日),北方省份流感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占比达到 4.7%,而南方的流感病例已经突破了 5% 。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官网
在临近春节时,流感酝酿已久的风暴已经在肆虐,家长们一定要小心应对。
那么流感主要有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又有哪些区别呢?
目前主要有甲流(A 型流感)与乙流(B 型流感)。
乙型流感传染性有但并不大,会在近距离传染,比如说面对面,或在幼儿园甚至是学校班级;而甲型流感的传染率会更快,影响量会更大一些。
相比乙流,甲流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会在动物和人之间交叉传染,致病性也更强。
所以家长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1
1. 年龄<5 岁的儿童(年龄<2 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 年龄≥65 岁的老年人
3. 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
4. 肥胖者(体重指数 BMI 大于 30)
5.妊娠期及围产期妇女
流感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 1~7 天,多为 2~4 天。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 3~4 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更多时间。
1. 主要症状: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 39~40℃。
2. 其他症状: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
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常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特点。
3. 并发症: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流感病毒可侵犯下呼吸道,引起原发性病毒性肺炎。
流感病毒感染者,特别是重症流感患者容易合并细菌和真菌等其他病原体感染,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等。
4. 流感样病例: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出现发热的时间应在本次急性发热病程内,体温认定包括患者自测体温和医疗机构检测体温。
如果孩子确诊流感或表现高度疑似流感,建议在 48 小时以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流感的住院率和病死率,减少并发症。
孩子被确诊流感如何护理
1.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
2.发烧护理:口服退烧药
同时还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多喝水,根据孩子感觉增减衣物,这样帮助降温。
3.切忌:不要给孩子擅自吃其他抗病毒药或抗生素
一定要遵照医嘱,合理用药!
4.家庭护理:注意饮食、隔离
家里只要有一个人确诊流感,最好就要隔离,由专人看护,并且全员带上口罩,每天更换,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有二宝的家庭。
预防流感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2.接种流感疫苗
3.杜绝带病上课上班
4.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5.用流水勤洗手
6.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7.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8.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流感来势汹汹,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健康坚守!
1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