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5号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内分泌科
与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
专业委员会合作
举办了第二届暑期“关爱矮小,青春童行”
公益健康教育和义诊活动
很多家长都想趁着暑假带孩子检查一下
看看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在参加义诊的人群中
有这么一对母女
引起了医生、护士的关注
8岁女孩预测终身高不到1米5,妈妈想哭了!
来自临平的8岁女孩婷婷,今年刚上一年级。孩子妈妈一早带着她到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内分泌门诊。
“孩子身高1米30,在班里算高的,以前我们也没注意,最近夏天孩子的衣服穿得少了,我才发现她的胸部发育了,真有些担心……”婷婷妈妈欲言又止。
按婷婷的年纪,标准身高在1米28左右,她稍高一些,但这么早出现第二性征,不是好现象。
接诊婷婷的是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施长春教授,听了婷婷的情况,施教授决定先让孩子去拍一张手部的骨龄片。
结果很快出来了,施教授看完后分析道:孩子的骨龄已经超过11岁,提前了3年多。
虽说目前的身高比同龄女孩高两三厘米,但对比11岁女孩的身高标准,身高却足足矮了16厘米。
如果按目前的骨龄和身高预测,长大后的终身高将不到1米50!
施教授给孩子问诊
听了施教授的话,婷婷妈妈顿时红了眼眶,几乎要哭出来:“那可怎么办呢?我家婷婷比班里好多同学都高,我们一直都很自豪的!她以后怎么可能这么矮呢?”
当学龄期撞上了青春期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朱亚非告诉在场的家长,像婷婷这样的小朋友还是不少的。
“我院小儿内分泌科每年都要接诊上千例由于性早熟造成终身高矮小的病例。这些孩子一开始长得比同龄人都快,但最终身高反而比同龄人都矮了。
我院每年暑期都会举办一场儿童生长发育的健康教育和义诊活动,每一次都会发现和诊治不少性早熟、矮小症和肥胖症患者”。
为了解答婷婷妈妈和其他家长的疑惑,施长春教授专门给家长们上了一堂“当学龄期撞上青春期”的科普课。
施教授为家长科普
施教授告诉大家,从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时期称为学龄期,一般都是在读小学阶段。
正常情况下这一阶段孩子的智力发育,学习能力已经与成人相似,但是生殖系统的发育还未开始,不应该出现女孩乳房增大和男孩睾丸增大等青春发育的表现。
但是现在由于营养过剩、环境污染及心理诱导等原因,很多女孩在6-7岁时就出现乳房硬结,甚至于有的女孩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来了月经,男孩在小学未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胡须,变声,痤疮等发育成熟的表现。
这些孩子直接从学龄前期进入了青春期,不但让孩子失去了天真烂漫,更使孩子的骨龄提前,骨骺提前愈合,将直接导致成年后身高矮小!
同时还会带来诸多生理和心理问题,甚至还会引起成年后乳房癌、卵巢癌等肿瘤发病率的增高。这无论对孩子还是家长来说都是十分烦恼的事情!
“学龄期撞上青春期”是令人烦恼的,但是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施教授介绍了一套简单的方法,概括起来叫“一摸二看三听四量”。
“摸”对女孩子家长要定期摸摸乳房是否有硬结;男孩子要摸摸睾丸有无增大;
“看”指的是经常看看孩子的乳房,外生殖器有无增大,有没有出现胡须、腋毛、阴毛、痤疮、喉结等现象;
“听”孩子有无变声;
“量”指的是定期测量身高,体重,观察其有无突然加速。
施教授说,如果婷婷的母亲能够经常给孩子摸摸看看,可能就会早些发现她的乳房发育了。
早期只有单纯乳房发育时,骨龄不大,性激素不高,给孩子吃点中成药可能就会控制住。但现在骨龄大了这么多,如果激素水平升高,也只有通过打针来治疗了。
控制早熟,饮食、运动、睡眠很重要
在小儿内分泌门诊,经常会有家长问医生“为了防止早熟,我们不应该给孩子吃哪些东西啊?”
针对这一问题,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的林艳主任医师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分析了饮食和孩子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她说:孩子的厌食挑食可能会带来营养不良型矮小,脾胃和肾气的亏虚是厌食挑食的原因,可以通过调节脾胃改善孩子的胃口,从而促进孩子长高。
针对性早熟,林医师指出:一是要少让孩子吃上“火”的食物,如羊肉、桂圆、荔枝、榴莲、火锅、炒货。
二是要少吃“发”和“补”的食物:鸡、鹅、鸽子、海参、甲鱼、黄鳝以及蜂蜜、蜂皇浆等花粉制剂及动物与水产的生殖器官(膏、黄等)。人参、虫草等补的中药更应禁忌。
三是少吃反季节的瓜果蔬菜。
除了饮食之外,两位专家还告诉家长们,适当运动及规律的作息也很重要。
要通过适当的运动控制体重,消耗体内过多的能量,以免能量过剩造成早熟。
保证晚上的睡眠时间不但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对于防止因中枢神经系统和肾上腺的过度兴奋造成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提前启动而造成青春发育的过早过快也至关重要。
林医师为家长解答
据悉,当天讲座结束后,施长春教授和林艳医师为来院的小朋友们进行了义诊。
婷婷已经进行了验血、B超、垂体磁共振等检查,之后将会接受抑制性发育和促进长高的系统治疗。但愿她能够抓住这最后的生长空间!祝愿她和其他的孩子都成长为高大的天使!
专家简介
施长春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儿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1982年12月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此后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医疗、医院管理和医学教育工作。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分会学组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儿科临床与保健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内分泌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医学会小儿遗传代谢内分泌学组组长。在临床上擅长性早熟、矮小症、肥胖症等生长发育问题及青春期内分泌问题的诊治。
专家门诊时间:周六上午
林艳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从事儿科临床和教学工作30年,曾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修,有丰富的儿内科临床诊治经验,尤其是小儿内分泌疾病的研究与诊治,擅长治疗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等疾病。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全天、周日上午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