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不慌张
|
|
开学前的自我提升 |
|
2 |
开学前的课程设计 |
|
3 |
开学前后防疫工作 |
|
4 |
开学前后家长工作 |
开学前的课程设计
正如我们在开篇中所说,
相似的悲剧再次重演不是偶然。
纵观整个新冠病毒从发生到发展的始末,很多敏锐的教育者开始反思并筹划接下来的课程,尤其是自然教育、生态教育、生命教育等,可能会作为重点。
由于新冠疫情事发突然,我们手边的教师用书中并没有现成的完整的课程方案可供选择,那么就需要我们自己在假期中提前思考和设计。
有的老师一听设计课程就犯难。
课程设计难吗?
难。听起来就高大上。
也不难。幼儿的日常生活就是课程。
张雪门先生说过一句话:
教师不过利用这些刺激,
重新唤起儿童生活的反应,
使其格外强烈,
经验日益增加,
意识逐渐固定罢了。
这句非常之经典,建议熟读背诵,谨记在心。
这里借用孙莉莉老师对此的解读,简单概括下来就是:
不是要我们预设或灌输,而是我们能够发现刺激、学会创造刺激(比如提出话题、布置环境、参与活动等),
使其不断深入,积累经验,进而帮助孩子养成主动思考、深入思考的习惯。
这就是课程设计。
这次的课程就可以尝试按照这个方式来走。
首先我们要寻找到刺激点,也就是可以发散的点,比如:
引发关于勇敢的话题
孩子,你认为勇敢是什么?
说出真话是勇敢,原谅也是勇敢…
引发关于自由的话题
哪里都不能去,我们真的就是不自由吗?
自由就是随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
敬畏生命、保护自然的话题
这里其实可以引发的课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动物的生存环境、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对欲望的节制等等。
引发关于责任的话题(责任感,勇于负责、在生活中我们要引导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引发关于健康、免疫力、卫生习惯的话题。
我们的身体怎么战胜病毒?
呼吸道传播的病毒,可以通过哪些方式防护?
我们应该养成哪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
还可以发散很多话题,比如爸爸妈妈在家工作的的现象、我们自己如何安排和计划一天活动,甚至对大班孩子,话题还可以放到更大的视野,比如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其他城市如何为武汉加油和贡献力量;甚至国际上,多国倾力捐助,让我们感受到结交好朋友的重要性。
……
找到孩子们反应最强烈、兴趣最高、最有价值的点,然后追随、持续支持和进一步激发。
Tips
开学前,在课程方面我们可以先做的准备有:
1、头脑风暴,把能想到的关于疫情的话题,全部罗列出来。
2、根据自己班孩子的年龄和所在城市,同时考虑自己更关注的点,挑选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几个话题,画出主题网络图。
3、着手搜集和积累资源:相关的绘本、电影、书籍、搜罗起来,自己先对各话题深入了解,等等,家里有手工材料的,还可以考虑环创做起来~
除了疫情,你还有其他课程设计的灵感吗?
此处要祭出一句鸡汤老祖: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在我们国家齐心抗疫的同时,其他国家也发生了许多大事,中亚蝗灾,澳洲大火,美国流感……
他们遥远吗?跟我们没有关系吗?
不。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这些世界上真实发生的事情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课程,引导孩子们关注他人,更用广阔的胸怀关注更广大的世界。
胡华园长说:“好的课程,应该让人惊讶于它来自平凡的日常生活,却又让人产生了‘这样就好’的满足感”。
希望你的课程在告一段落时能打心里觉得,“这样就好”。
-END-
注:
开学攻略系列共四篇,本文为第二篇。
第一篇《自我提升&心态调整》见头条推文;
第三篇《开学前后防疫工作》见三条推文;
第四篇请关注下周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