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家园工作已经是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
”
但是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他们对幼儿园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沟通的艺术。
家长沟通16字真言
1
以诚相待
2
换位思考
3
顾全大局
4
对症下药
1
金口难开的家长
有许多家长因为性格原因,很少与教师沟通,还有些是担心向教师提出要求以后教师会对自己有不满情绪。如果我们对自己稍微放松一些,就可以不去和这样的家长沟通。
但是,家长不主动找你,并不代表家长不想了解孩子在园的各种情况,相反,他们和其他家长一样,渴望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及各方面发展的水平,只是由于多种原因而压抑着自己。
针对这样的家长,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引导。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观察孩子的表现,主动及时地向家长汇报孩子在一日活动中的点点细节,让家长感到老师了解孩子,关注孩子。
如每天放学利用接送环节用一两句话向家长进行快捷出击:今天某某学会了自己系鞋带;今天某某吃了几碗饭等等。
只要老师们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往往会看到家长会心的微笑。因为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孩子在老师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老师会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为孩子的失败而难过,在这样的细致中,他们渐渐走近了我们。
2
工作繁忙的家长
这类家长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向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
工作繁忙的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较少,他们对孩子信息的了解都是间接的,如通过老人、保姆的转达,不是内容不详,就是内容不符,甚至于不传达。因此,一些现代化的联系方式就派上用场了。
比如微信和班级圈等软件工具,可以及时向家长发通知,发照片,发育儿信息,不但能够让家长及时、细致地了解幼儿及班里的情况,又可以防止家长遗忘通知上的重要内容,同时,家长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育儿经验。
运用这些现代化的联系方式,能及时消除家庭与幼儿园在沟通过程中的矛盾,使工作更有实效性。
3
过度热情的家长
家长积极、热情地关心幼儿园,大到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小到关心幼儿园的门窗的是否安全,是否会伤到孩子。他们能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当然是非常受老师欢迎的家长。
但是,有时候连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他们也要管,所以也会给幼儿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老师可以请这些家长来做家委会的成员,让他们对班级的环境创设、亲子活动等出谋划策。
当老师与其他家长沟通遇到麻烦时,也可以借助家长来做家园工作的桥梁,请他们代表老师跟其他家长沟通,帮助老师做好其他家长的思想工作。
因为有时候家长间的交流比老师的苦口婆心要有效的多,所以老师要珍惜这些不可多得的帮手。
4
溺爱孩子的家长
这类家长主要是老年人。现在许多孩子的父母工作都很忙,接送孩子多半是由祖辈家长承担。这些祖辈家长最关注的还是孩子在幼儿园里吃的怎么样,睡得怎么样,玩的是否开心,有无被人欺负等。
对于这类家长,老师要充分利用接送时间,通过与其谈心、聊天, 把自己对孩子的关心表现出来,让这些家长放心。
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所以每天接孩子时都会带来零食。
由于隔代的溺爱,使得孩子饮食无规律,营养过剩。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应及时与他们沟通,把幼儿园每天的食谱拿给家长看,同时找来有关资料,让家长明白营养过剩的害处,使家长明白科学育儿的道理。
5
喜欢挑剔的家长
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一些家长,他们有一定的知识、修养,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观察自己孩子比老师还要深入细致,因此对教师的保教工作十分严苛。
对于这类家长,我们首先要树立教师的自信,并不能因为他们的学历比自己高而对他们唯唯诺诺。我们要坚信,作为教师,我们有专业的能力与素养,我们在家园合作中有着平等中首席的地位。
在与这类家长交流前,我总是先认真细致地观察孩子的表现,找寻相应的理论与指导策略,做到胸有成竹,然后如实向家长反映情况,在听取家长意见时冷静分析,自信而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自己的专业素养赢得他们的赞同。
6
漠不关心的家长
我们不能因为家长的不重视就与该类家长保持一定距离。
应该随时发现孩子生活的细节问题,锲而不舍地与家长交流,也可旁敲侧击地利用半日开放、作品展示等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特点,让家长了解孩子,渗透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观念。
其实,所有的家长都与老师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能找到家园交流的共同话语,谨记家园沟通16字真言,做好家长工作,相信一定能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