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由来
重阳节是中国人敬老尊贤的传统节日。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演变,已经成为了一个多元性的节日,并存在多种习俗,如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拜访老人等等,是一个多姿多彩的节日。我们能从中挖掘出许多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
第一、引导幼儿加深对老人的尊敬与热爱,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去关心,爱护老人;
第二、感知体验重阳节的各种习俗,从多个角度了解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习俗。
第三、增强家园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家长参与活动的热情与指导幼儿活动的能力。
1、用小朋友做的重阳旗装点教室
2、墙面布置出重阳节的气氛,有和爷爷奶奶的照片,爷爷奶奶吃的重阳糕,为爷爷奶奶做的事情的记录表等等。
主题墙


手工——菊花装饰

自制简单小贺卡
祝老人身体健康
送一棵松柏祝您长寿

用纸粘土做个蛋糕/重阳糕
天天看着就开心

重阳节 ↓
?关心老人
?重阳节传说
——重阳节的诗歌
——重阳节的习俗
?我为爷爷奶奶做什么
——给爷爷奶奶敲背捶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看望敬老院爷爷奶奶
1、活动准备
(1)、做调查问卷
(2)、你的爷爷奶奶年轻时是做什么工作?有些什么本领?
(3)、现在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有些什么不方便?
(4)、小结:爷爷奶奶本领大我们能做些什么事让爷爷奶奶高兴?为什么?
2、实践活动:
(1)、大胆地与周围的老人打招呼,并会主动邀请老人。
(2)、我为爷爷奶奶做件开心的事:敲背、捶腿、给老人唱首歌、向老人送礼物等。
3、 活动总结:
(1)、鼓励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为爷爷奶奶服务的?
(2)、交流:对今天的活动的感受?
(3)、通过调查交流:以后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
我身边的爷爷奶奶调查表
我调查的是______ 生日___月___日 属相
1、最喜欢吃的东西
2、他的爱好是
3、最想见的人
4、有什么不顺心的事
5、最想让我为你做的一件事
备注:可以用画画、文字的方式来记录。

古诗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可能显得有点枯燥,但通过故事间接地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会让他们兴致盎然,并在积极地参与中,得到很多的收获。结合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到来,先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意义以及这一天的所具有的一些传统活动,明白诗人要写古诗表达自己的心情。
1.欣赏并理解古诗,能初步发现古诗的语言结构特点。
2.理解古诗中“异乡”、“异客、“忆”、“遍插”、“遥知”、“茱萸”、等字词的意思,初步掌握古诗的完整诗意。
1.让幼儿预先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了解一些节日民俗。
一、听老师故事、引出古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内容。
提问:九月九日这一天,诗人在干什么呢?他想到了些什么?
二、完整欣赏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初步发现古诗的语言结构特点,理解古诗诗意。
1.老师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2.小结:同样是讲一件事,刚才故事讲了好多,古诗只用了四句就讲完了。(明白古诗是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寓意的。)
3.欣赏古诗,理解故事中的字、词及古诗所表达的含义。
提问:
①在这首古诗里你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
(引导幼儿结合对故事的记忆,来理解古诗的字、词,感受古诗整体的意境。)
②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引导幼儿根据个人理解简单概括诗意。)
4.师生完整欣赏并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1.提问:诗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特别的思念家乡的亲人,写下了这首有名的古诗,如果你一个人离开了家,到了陌生的地方,你会想些什么呢?
在活动中,我用讲故事的形式间接地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我知道图片是最为直接能吸引幼儿的视线的,故事也是幼儿最为喜欢、最容易理解的,把两者有机结合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学得特别的快,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理解古诗的内容,更加的直观形象。孩子对于重阳节都十分的陌生,虽然能够出示茱萸、重阳糕等相关图片,但是这两种物品对于幼儿来说是很少见到的,教师只是一笔带过,老师应该适时的加以引导或者通过知识经验准备来引导幼儿认识。

2.体验集体活动,锻炼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提问幼儿从刚才的视频中看到了什么?那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3.教师小结:刚才的视频叫常回家看看,意思是告诉那些年轻人有时间多回家看看家里的父母,尤其在重阳节这一天,
1.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家中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平时做什么事情?喜欢做什么事情?老人最怕什么事情?
2.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现在你们每人手里拿着十元钱,让你帮助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买一件小礼物,你会买什么送给爷爷奶奶?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买什么送给爷爷奶奶最合适。
4.教师小结:我们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一定要适合爷爷奶奶,不能见什么买什么。
1.请我们的小朋友想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可以给他们做些什么事情。
2.请小朋友来示范怎样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敲敲背。
4.说说今天过节,你准备给爷爷奶奶送什么礼物?送礼物的时候你准备说一句什么话?
6.教师总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辈子,他们年纪大了,我们小朋友要听他们的话,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他们锤锤腿,敲敲背,做个懂事的好宝宝。

1.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有其独特的活动和风俗习惯。
2.了解重阳节的由来,懂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引出老人节: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日,介绍(农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节。
老人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当时据说这样可以避邪。因此,重阳节登高以后就逐渐形成一种风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阳这一天有不少诗人都做诗来纪念。
1.教师讲述:在这一天,许多地方的人们都有登高、爬山、赏菊、吃重阳糕的习俗,其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愿,为表示对老人的敬意,我国将重阳节又定为老人节。
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周围的老人是怎样过重阳节的?(扭秧歌、跑旱舸、打腰鼓等等)

1.在相互讨论中了解礼物的意义知道礼物可以表达对他人的祝福之意和送礼的礼仪。
2.能选择适当的材料把礼物包装好,表达对长辈的敬爱之意。
活动准备:各种小盒子、小袋子、毛根、丝带、胶带、包装纸、剪刀、礼品、心形祝福语、音乐磁带“好娃娃”
幼儿前期准备:参观礼品包装,了解包装的过程,认识一些常用的祝福语。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节日。在这天我们都要对长辈说一句祝福的话语。祝他们节日快乐!
1.我们可以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一句什么话,让他们在节日里开心呢?
2.老师想在重阳节这天给长辈包装一份礼物(老师示范礼物包装方法)
老师播放音乐《好娃娃》,让 幼儿拿着包装好的礼物互相交流自己想要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的甜甜话。

1.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老人的节日,初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2.乐意参与重阳节的相关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们的关心和节日的祝贺;
3.了解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激发关爱老人的情感。
幼儿为爷爷奶奶准备礼物一件、小奖品、音乐、指偶道具等。
“重阳节是谁的节日?”“你想怎样为老年人庆祝节日呢?”
提出要求:——“送礼物给爷爷奶奶,我们还要做哪些准备呢?”
根据幼儿的喜好,指导他们分组(绘画组、表演组等)准备礼物。
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送给老人的礼物》,圈出适合送给老人的礼物。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儿园手指游戏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