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多地医院儿科门诊,接诊了不少呼吸道疾病患儿。症状表现为:咽喉肿痛、发热、剧烈咳嗽等。
家长们猜测可能是新冠“二阳”,但后经医院诊断发现,近期暴发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为“RSV”,也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家长也分享了孩子近期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过程,感叹这个病毒来势汹汹,甚至比新冠、甲流可怕,更加让人忐忑不安。
刚经历过新冠、甲流、现在又是“二阳”、呼吸道合胞病毒,这届家长和孩子真的太难了!
不过不用过于恐慌,相关专家表示RSV属于自限性的疾病,一般对症处理即可。
那么这个呼吸道合胞病毒有什么症状?
孩子发烧,到底是新冠还是甲流还是RSV,怎么判断?
孩子出现什么症状要及时就医?
可以如何预防呢?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因其与呼吸道感染有关,并能把感染的细胞融合起来,所以称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
呼吸道合胞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的肺病毒属,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被感染,其中5岁以下的婴幼儿为主要感染人群,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体,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
感染合胞病毒的主要症状
1、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8天,通常感染病毒4-6天后出现症状。病毒首先侵入鼻腔,在鼻咽部增殖并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1-3天左右可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
2、严重者约1-3天后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出现呼吸急促、弥散的干啰音和喘息。
发热通常为中低热,少数有高热,最高可超过40℃,发热一般为一过性,较易由解热药退烧,且体温高低与病情轻重并不完全相关。
3、绝大多数轻症患儿在起病后的7-12天即开始恢复,少数重症患儿可表现为拒食、持续性干咳、喘息加重、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部过度膨胀并随呼吸出现肋间凹陷,并发心力衰竭等严重症状。
4、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感染会在1-2周结束。一般感染为轻症,但针对高危人群,可能发展为重症,需密切观察孩子的表现,若出现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喂养困难或咳嗽、喘息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合胞病毒、新冠、流感病毒
有什么异同?
RSV 和新冠以及流感等都是呼吸道病毒,这三种病毒都是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且传染性强的病毒,均会引起发热、咳嗽及鼻塞流涕等症状,虽然他们有不少相似的症状,但也是有一些区别。
通过症状难以区分出哪一种病毒感染,可以通过就医检测来区分,如“RSV抗原检测”、“RSV PCR检测”和tNGS全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合胞病毒的传播途径
在传播途径方面,有症状的感染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都可传播病毒,通常可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一是接触传播,如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触到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
二是近距离接触患者咳嗽或打喷嚏等。
如何治疗与护理?
儿童早期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为发热、鼻塞、流鼻涕、轻微咳嗽等,这个时期是可以在家观察的,使用一些对症的药物:如退热药物、感冒药物来进行治疗。
但如果出现下呼吸道症状或者其他严重表现,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发热>3天、咳嗽加重、喘息,甚至面色难看、呼吸急促、呼吸费力、喂养困难、惊厥等,需要及时就医、不可在家治疗。
如何预防感染
1
做好个人防护
1.及时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2.在任何场所均应规范洗手,养成良好的咳嗽礼仪。
3.平时应注意营养,防寒保暖,避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活动。
4.保证合理膳食,营养全面均衡,适当运动,提高孩子自身抵抗力。
5.与患儿直接接触的人员,均应在接触患儿前后消毒双手,个人防护到位。
2
保持空气清新,远离吸烟环境
保持空气流通,室内多开窗通风,上下午各通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让孩子多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稀释鼻腔内的病毒浓度,减少感染的发病率。
有研究表明,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下的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更高,因此,家长要尽量避免孩子处于“二手烟”环境。
3
避免交叉感染
当周围或家人感冒时,应避免与孩子的亲密接触,如拥抱、亲吻等。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
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让我们用爱心、细心和耐心
给孩子一个可以尽情玩耍的温暖环境
让孩子度过一段幸福美好的童年时光!
(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点
“”,了解芳草教育资源数字化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