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年龄阶段的孩子心智还不够成熟,经历也非常少,他们在幼儿园的成长发展与生活状况,能体现出一个园内整体综合工作的水平,尤其是班级管理人员的保教与引导。
因此,班级管理上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如果管理出现问题,那么幼儿将很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品德修养;教师也会在开设活动中因分散精力去管理孩子使活动达不到应有效果。所以,在教育中管理幼儿班级工作不容忽视。
一
教育中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孩子在幼儿园长时间的生活相处下,会有意识地对幼儿园的生活日常以及和小朋友的交流沟通变得越来越熟悉了解。
他们能明确知道什么时间是上课,什么时间是活动,什么时间吃饭等等生活细节,逐渐他们也会用自己的想法来判断一些事情的是非标准:
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做了之后会得到老师的认可及表扬。
在他们慢慢形成有规则感的心理时,也正是教师实施引导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机,能够体现出一个班级优秀的管理水平。
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负责幼儿的保教工作和行为习惯,还要关注幼儿的心理成长、文化水平以及身体健康的发展情况,更要正确引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交流,培养孩子做到互帮互助的优良品德,在班级管理上做到结合实际,科学教育。
这样才能实现让每一名幼儿都在温馨和谐的班集体中健康成长,从某种意义上看,幼儿园就类似于一个小型社会,能够让社会越来越好的发展当然离不开领导的积极引导和科学管理。
一
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对策及途径
1
// 营造积极温馨的班级氛围
幼儿能长期在一个宽松、温馨和谐的氛围中生活学习,对幼儿的成长发育是十分有利的。
要想有效的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教师首先要做到尊重和信任幼儿,两者之间必须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幼儿能对老师产生足够的安全感,发自内心的去想要亲近老师。
教师做到关心每一名幼儿,在生活中积极的了解孩子的状况,有耐心的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所出现的问题,让幼儿感觉到在幼儿园像在家一样亲切。
例如:在教师与幼儿的沟通过程中,多采取积极温暖的肢体语言,面带微笑、注视孩子、抚摸脑袋、握住小手以及蹲下交流等等方式,让幼儿从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肯定,也对自己的行为有更明确的体会。
为给幼儿创造学习背景墙,把平时孩子所完成的作品及成就展示出来,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幼儿产生自信及荣誉感。
与幼儿一起规划布置,开设有趣新颖的班级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亲和度,从而加强班级凝聚力。
2
// 常规管理中,实现幼儿自我管理
想要让幼儿达到自我管理的班级状态,教师首先就是和幼儿讨论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
随即规划出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使幼儿在对制度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去履行,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主体,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思想,鼓励幼儿发表出自己的看法及态度,和幼儿讨论好的行为我们要给予怎样的表扬,不好的行为要怎么样给出惩罚,这样能有效的让幼儿在规章制度中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3
// 有效区分“规则”与“自由”
有人会认为“规则”就是束缚,与“自由”是成相反的,这种看法完全是错误的。
实践证明,两者必然是互相补充,缺一不可的,只有“规则”没有“自由”的教育方式学生必然抗拒,在班级日常中,幼儿有选择发言和自由的权利。
比如在一些组织活动上,孩子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及看法,而不是教师一味地强调“闭嘴”状态。如果是这样,他会不管是否遵守规则,都会找机会表达想法。
另外,教师要想在给幼儿自由的同时,还要让幼儿明白拥有自由就要对自己负责的道理,一定要遵守规则,让其知道违反规则的自由将会受到批评。
4
// 实施家园合作沟通
幼儿的成长道路离不开家长及教师的共同教育。
幼儿园的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地和家长及时沟通幼儿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和成长问题,有效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从而提高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理解。
孩子在家庭教育上出现的问题,家长一定要与教师及时沟通给出解决方案,不可随遇而安,无动于衷。
在合作中,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家长拥有科学健康的教育理念,树立新观念,重视班级管理的作用。教师也可采取开设家长会,家访等活动来提高家园合作联系。
总之,良好的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在幼儿的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为一线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根据班级的不同情况创新出有利班级管理的新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摸索,促进幼儿在成长中能更好的发展,使幼儿园管理更上一层楼。
(声明:公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点
“”,了解芳草教育资源数字化平台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芳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