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学不久,即将又迎来教师节,心细的家长或许已经发现其中的蹊跷。
一年有365天可以选择,中国的教师节为什么偏偏放在了9月10日呢?
她们不是民警,却要每天解决孩子的“争抢纠纷”;
她们不是艺术家,却要创作出幼小心灵里的完美童话世界;
她们不是导演,却要排练出各类演出;
她们不是客服,却要应对24小时全天候家长的询问;
她们不是居委会大妈,却要调解各种口角;
她们不是医生,却要了解各类常见身体及心理问题……
身兼数职的幼师们,面对一群自理能力还较弱的孩子,他们在工作中必须使出“十八般武艺”,他们需要教穿衣、吃饭、系鞋带、如厕、与人相处……
幼师们需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技能,时刻“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去洞察到每个孩子的需求。
幼师们的案头工作更是一大堆:撰写教学计划、教学案例、观察笔记、专题论文,记录幼儿成长故事、活动记录……
幼师一职,实属不易,绝非常人所能任也!
在了解了幼师的辛苦工作后,家长们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幼师,支持并配合他们的工作呢?
1.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2. 配合老师的教育要求
孩子上幼儿园后,我们会发现,Ta变得更有礼貌了,见了别人会更大方地打招呼了;开始早睡早起了;Ta甚至主动要求自己穿衣服,还会很有兴致地帮妈妈叠衣服,做各种家务。可是5天养成的好习惯,周末只需2天的时间足以轻易摧毁,然后又得重头再来。
家长应充分地认识到孩子的教育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老师在学校严格要求孩子,家长还要在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机会,巩固孩子在园获得的生活经验和好习惯。所以,一旦好习惯形成,请家长配合老师保持下去。
3. 利用专长协助老师做班级活动
如果家长有一项专长的话,不妨可以大方地展现出来,运用到幼儿园生活中去,这样会让你的孩子在幼儿园更自信,也更受欢迎。如擅长画画的可以帮助幼儿园出一些板报;是医生的可以到幼儿园给孩子们做一些医学常识的宣传;做教育工作的可以给家长们分享育儿心得等等。利用自己所长,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让老师能感受到家长是在用心支持自己的工作,给老师带来强大的精神动力。
比如,给老师写一封感谢信;和孩子一起做一份手工礼物;给老师送上一份自己做的小吃等,这些心意都非常暧心,能让幼师感受到孩子和家长发自心底的理解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