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棉妈。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作为妈妈,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被家人认同,所以当全职妈妈不被理解时,就总会导致情绪不好。
也有很多宝妈会跟我抱怨:我为家里付出那么多,放弃了自己大好的工作机会,为什么孩子不懂感恩?老公也不理解?我觉得好痛苦!
女人的角色是不同,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更是自己,很多妈妈结婚生子之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家庭身上,失去了自我,这就会导致宝妈患得患失,情绪不好,家人也不理解。
今天棉妈就来跟大家总结3种心底虽然很善良,但常常不被家人理解的宝妈。
有一类妈妈总是在孩子面前抱怨爸爸,甚至“诋毁”爸爸。
小时候邻居家夫妻俩就是一强一弱的类型,阿姨很强势,总是骂自己的男人。农村人喜欢串门,如果不是农忙季节,村里人就会到邻居家串门。
哪怕是男人在外面串门,阿姨到别人家也不会客气,该骂的时候一点都嘴软。
后来有一次,邻居阿姨发现女儿在日记写了对妈妈经常责骂爸爸的不满,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产生了影响。
男人在做家务、带孩子这些事儿上,天生就不如女人,比如你让宝爸去给孩子换个尿不湿,可能会导致尿不湿漏尿。
聪明的宝妈会调教宝妈,狠劲儿夸奖:老公做得真好,我闺蜜的老公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呢!
只有傻傻的宝妈才会自己把所有的活都干了,然后抱怨着男人不好。
宝妈经常抱怨爸爸,会对两个人的感情产生影响,也会给孩子造成影响,在孩子心里,无论爸爸是怎样的,都改变不了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如果妈妈经常指责爸爸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工厂做手工,计件发工资,做得越多,给的钱越多。
但是在家并不是这样,并不是妈妈付出得越多,汇报就越多。
我们都听到过这样一句话: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穷人家的孩子早熟,并且能够理解妈妈的辛苦付出。前几天网上一个照片火了,小女孩儿把中午食堂的鸡腿放到塑料袋里,准备带回家给妈妈。这张照片感动了无数网友,在现在每家都把孩子视若珍宝的社会里,小女孩的举动看起来难能可贵。
家里条件差,父母会为了生计奔波,那么孩子就会早早学会如何照顾自己,有余力的时候还会帮大人干活,这样的孩子会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更会懂得感恩,会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
如果妈妈在家里付出最多,一点事儿都不让孩子老公插手,付出了太多,内心就会有怨气:老公不知道体贴我,孩子不知道感恩我!
当妈妈的内心有怨气时,家庭的氛围也不会太和谐。所以妈妈要懂得舍得放手。
“我都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是不听!”
每个喜欢唠叨的妈妈总会说这句话,但棉妈想说:那是因为你说得太多了!
有些话并不是妈妈说得越多,孩子就越能记住的,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妈妈唠叨得越多,孩子越不爱听。
所以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这孩子父母一点都溺爱他,该骂的时候就骂,该打的时候也不含糊,可是这孩子就是很调皮!
问题就在父母身上,不管孩子是小错大错,一律责骂孩子,动辄出手打一顿,在孩子看来,被打被骂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再次犯错,父母再打都没用了。
并且孩子经常被父母唠叨打骂,那孩子就会认为:我做什么父母都不满意,那我就破罐子破摔了!
棉妈说:
妈妈是一个家里的风水,妈妈是一个家里的中心,但是成为妈妈之后也别忘了:你也是你自己!只有妈妈会关注自己,会平衡家庭与自己的关系,才能做到心态平和,才能情绪好,家庭氛围才会更好。
我是棉妈,一个努力向上的宝妈~
如果你跟我一样想做个会赚钱的全职妈妈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