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师教研孩子往年野外生存情景)
暑假里,有不少家长会把孩子送去夏令营,离开爸爸妈妈独立生活几天,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参与夏令营里跟学校很不一样的活动,认识不同地方来的同龄人,这些事情经历下来,孩子会有很多收获和成长。
孩子离开那么远,妈妈自然会牵挂。现在,请和我一起来欣赏《儿子从夏令营打来电话》,看玉米妈妈如何解读儿子在电话中透露的信息。
优师教研创始人胡子老爹说“父母放松的心,是你孩子最好的芭学园”,在小芭看来,玉米妈妈或许就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芭学园。
(写于2011年7月)
夏令营第一天,儿子打来电话。
我:喂,玉米。
他:妈妈,呜呜,妈妈,你什么时候来接我呀?呜呜呜呜。
我:要再过一个星期,我买的下周六的票。
他:不好嘛,我要你明天就来,呜呜呜。
我:妈妈明天来不了,你有什么不舒服的,跟妈妈说说,看妈妈能不能想办法帮你。
不允许吃零食
他:呜呜呜,他们这里都不允许吃零食。
我:他们是学校,在学校一般都不让带零食的,你们学校也不让带,对吧?
他:嗯。呜呜呜。可是我很想吃。
我:妈妈去接你的时候,我们找一家很大的超市,买很多的零食,这样好下好?
他:好。
(我一边和他说,一边脑袋里计算,他为什么会出现这个不着调的烦恼。估计是爸爸给他准备的那一大包零食惹的祸。营地规定是不可以带零食的,玉米带的那一大包,吃几天也吃不完,可能一进营就被老师保管了。想吃吃不到,那确实很郁闷。)
生活规律不习惯
我:你昨天给我打电话了,是吗?我没听到。
他:嗯,呜呜呜,妈妈,你能不能比星期六再早一点来接我?
我:除了不能吃零食,还有什么事情你不习惯吗?
他:这里的生活规律都和我的不一样,他们早上7点15就要起床,太早了。晚上9点半就要睡觉,睡不着。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早上睡得不想起,说明睡得挺舒服嘛,晚上嫌上床太早,说明日子不难熬)
我:玉米,我们平时上学的时候,也是7点半就要起床,晚上9点半就要睡觉,这和你的生活规律没有不同。
(这句话,一下子就把他绕晕了,放暑假这段时间,他天天早十点晚十二点,现在是暑假时间,此规律非彼规律,谢谢老天给了我一个好忽悠的娃)
不想睡午觉
我:明天你就应该会习惯了。(能感觉到,电话那头的他,接受了这个解释)
他:妈妈,可是他们还要求睡午觉。(他已经不睡午觉快两年了)
我:中午其他同学能睡着吗?
他:大多数人都不睡。
我:我想,明天老师应该会想办法,如果很多人都睡不着,老师一定会调整的。
电话那头这时传来老师的声音:电话可以结束了吗?
玉米马上把语调调整成了正常说话的模样,我听见他说:很快就完,我再说两句话。
没有家里舒服
他:呜呜呜,妈妈,呜呜呜,这里睡觉没有家里舒服。
我:就是,妈妈也最喜欢睡家里的床,出去玩住酒店有时都睡不着。
他:呜呜呜,呜呜呜。
我:营地不是规定电话要给老师保管吗?你怎么还能用?
他:呜呜呜,打完就要交了。
我:原来是这样。那我们再见吧!
他:呜呜呜,妈妈,我很想你。
我:我也很想你,我们还有几天就能见了,我们一起去坐地铁,你的最爱。88,儿子。
他:88,妈妈。
电话挂断。
跟爸爸说话没哭
放下电话,继续吃饭,老公问:他还好吧。
我:哭了。
老公:哭了?他跟我说话挺正常呀!
我:啊?跟你说话没哭吗?都说什么了?
老公:喂,爸爸,妈妈的电话怎么打不通?你让妈妈给我回个电话。
我:语调正常?
老公:象个领导在布置工作。
我狂笑,看来这哭求助的成份很少,撒娇的成份居多。
这次轮到他爹不舒坦了,说:老婆,你说他哭是怎么回事呢?他在家一般都不哭……(此处省去母鸡语300字)你说娃还会打电话来吗?
我说:不好说,多数情况是不会打了。
之后几天,玉米果然没有电话打来。
妈妈听到的消息
其实,接完这个电话,我的心完完全全放进了肚子里,因为电话里传递来的全是令我放心的信息。我接收到的信息如下:
1、生活很习惯
吃喝拉撒睡,除了午觉有点小纠结,其它的问题都在他能力范围之内。在家若要他睡个午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这个问题不算新问题。
2、情绪控制完全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
他能清晰迅速地表达他的不舒服细节,说明他不紧张,比较放松。若是极度痛苦和焦虑,他是无法平静地听我的意见,并完整表达自己的。
人一紧张,要么脑袋一片空白,要么只知道用各种途径发泄。而他能快速地在平静和老师说话与在我面前呜咽之间转换,就表明他挺正常。
3、很会照顾自己
在他困难的时候,他不顾旁人可能会嘲笑他哭,在大家面前毫不掩饰地,哭着找我帮忙,说明他很会照顾自己,不会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放弃自己的需求。
4、能有机会哭一场,就倒出了一些情绪,就能腾出空间放正面的东西。
亲爱的微友,小芭不在线的时候,你可以自行搜索需要的文章。
公众号历史文章搜索办法是:
点击公众号右上角的…或白色小人头(公众号右上角是 … 还是白色小人头,根据您的微信版本会不同),来到历史消息页面,其右上角有一个搜索图标。
点击它,输入关键词例如“情绪”、“分离焦虑”、“幼小衔接”、“专注力”、“拼音”即可搜到相关文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