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优师教研北京王府园区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zc1MzE4Mg==&mid=2247487442&idx=2&sn=c0f5c847d7b70f64dbaba8ebf2364713
志娇是优师教研的教育督导,今年是她来到芭学园的第11年了。和女儿发生的一件小事,引发了她的一些思考。
感受孩子对环境的敏锐,觉察自己的情绪冲突处理模式,给予孩子恰当回应,就在这样的日常小事中。
文/志娇(优师教研教育督导)
新开一朵花
晨光暖暖地洒进阳台,阳台上的花儿争相开着。新开的一朵黄色小花很快吸引了我和女儿甜妹的注意。
甜妹:“黄色的小花。”
我:“哇,是呢,好像是今天新开的,之前没有。”
甜妹:“新开的,是新开的!”
我们正在欣喜这一发现时,甜妹忽然好期待地问我:“可以浇水么?”
我:“好啊,如果它咕咚咕咚喝饱了水,可能会变得更漂亮呢。”
于是我们就去拿了两个洒壶,我一个,甜妹一个。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你在做的事情孩子也想做,可是当你把东西给她了,不到一分钟就会被孩子抛弃。例如:
你正在扫地,孩子说:我要扫。
你说:等会儿妈妈把这边扫完给你。
孩子却不干:我就要扫,我就要扫。
于是你把扫把给孩子,自己去拖地,结果孩子却立马放弃了扫把又来拖地。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因为孩子太喜新厌旧?是因为孩子总是看着别人手里的东西好?甚至有家长会上升到认为孩子的专注力不好?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表象下可能隐藏着一颗『想要和家人一起做事情』的心,而无关乎这件事情是什么。
所以一起画画、一起浇花、一起擦玩具、一起做饭,我们各自拿着适合自己的工具,一边做,一边哼着歌也好、聊着天也好,只要我们在一起做着同样的事情,就是最美好的时光!
拿走,拿走
浇完黄色小花后,甜妹还想给其他花浇,我乐见其成地赶紧支持小姑娘的爱心爆棚。一切都温馨地继续着,很多时候好想让时光定格在这一刻。
可是,美好的时光里总得发生点小插曲,才能使得生活那么鲜活又深刻。
正当我一手拿着整理下来的一些枯叶、一手拿着洒壶,甜妹被一个盆子挡住了去路,于是甜妹大脑里的“怒怒”小精灵蹭地一下就跑出来了。
甜妹:“哎呀~~~我都过不去了。拿走,拿走!”
“哎呀”那句长长的尾音,加上忽然拔高的音量,瞬间打破了当下温暖惬意的美好氛围。于是我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赶快用脚轻轻地把盆子推到旁边,下意识想要快速回到之前那么美好的情境中。
这时,甜妹却更加不满意了,她义正言辞地说:“请你不要用脚踢盆子。”
呀,我这才忽然意识到——是呀,怎么就用脚了呢?
冲突是教机
我忽然看见了自己潜意识的反应:遇到情绪冲突时,大脑最先做的是用最简便、最快速的方式快速平息情绪,而忽略了当下可能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每一个冲突的出现都是一个教机。当自己被大脑里的系统指挥时,就弱弱地被三岁的甜妹教育了。
于是,我蹲下来对甜妹说:“哦,谢谢你提醒妈妈,妈妈手里都拿着东西,忘记要先把东西放下了,所以就用脚把盆推到一边了。”
如果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妈妈没有踢盆子,只是用脚轻轻推到旁边”,那么孩子的反应可能立马就是“你就是用脚踢了!”
······
这将会变成一场持久论战。
因为我们的经验里被指责是不舒服的,所以会下意识地想要反驳,于是就陷入这种情绪里,而不是去解决问题。
同时由于我们没有给予孩子恰当的回应,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传导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又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不断修炼
甜妹这时才注意到我的两只手上确实都是东西,于是她平静地放下自己的洒壶,用两只手把盆移到一旁,一边拿一边说:“要像这样,要用手轻轻地拿。”
我说:“是呢。这样确实是很好的办法,下次妈妈也要先把洒壶放下再拿盆。”
于是甜妹就继续开心地浇花了·····
想起曾经有一位妈妈跟我说:
“志娇,今天我又被我儿子教育了。因为……我有点生气,就跟爸爸喊了一声,结果我家儿子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妈妈,请你好好跟爸爸说话’,然后又对爸爸说’爸爸,请你先跟妈妈道歉,因为是你让妈妈不舒服了’。
等爸爸道完歉,再次对我说’妈妈,现在你也要向爸爸道歉,因为你刚刚喊着说话,爸爸也会不舒服’。
最后又对我们俩说’现在你们可以拥抱下对方,继续解决问题了’。我和爸爸当即汗颜……”
以前也时常听到家长感慨“又被孩子教育了”的种种事迹,那时总觉得这样的事情应该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没想到这么快,我就被甜妹上了一课。
在不知不觉间甜妹已然长大,她的身上已经具有了在芭学园所接受的教育的印迹,相信这些印迹会伴随她,为她未来的生活保驾护航。而我,还需要不断修炼,才能确保在养育孩子的路上,不但不掉队,还能成为她的领航人。
为了遇到更好的甜妹,我需要先遇到更好的自己。
? 更多分享,点击图片即可看到:
背后被推了一把 | 2019跃儿教育第十届全国教师培训·报名进行中
孩子画的是自己的体验 | 怎样看、怎样教孩子的画 · 连载3
孩 子 是 脚,教 育 是 鞋
www.liyue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