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道的好:“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刻苦攻读,一切可从书中得,读书滋润心灵,指点迷津。
常言道:“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若你是一位父母,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若你是一位老师,更应该成为一位合格且优秀的老师。想要合格不仅要有行万里路的阅历,还要有读万卷书的文化。
为何对读书有如此深刻的体会,可能来源于职业影响。在从事幼儿教育的五年时间里,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孩子,但在起初做老师时,虽有其名却无其实,面对孩子各种各样的行为,我只是思考如何教育孩子,但一直找不到正确的方法。走了很多弯路,有幸,我了解到了蒙氏教育,想去学习这种国际化的教育方式。学习蒙氏后,我的教育观教师观儿童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阅读了大量蒙氏原著,学习了儿童敏感期,了解了蒙氏教育的核心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给孩子“自由”等理论。但读蒙氏原著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理论过于深奥,难以理解。而且现实和“书”有差距,因为孩子是活的,是有生命、有灵魂的,特别在实践中发现,还是会有所不同,国外与国内的国情也不一样,我们不能把蒙氏理论直接原封不动的照搬,而应该有本土化的部分,因此身怀“重宝”却无法施展,造福于孩子,这让我颇有一种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沮丧之情。
直到遇见了跨世纪,学习了蒙氏教育,我会观察孩子为何这样做,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和逻辑,突然发现这样的我更“懂”孩子了。这时才恍然大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老师,内心庆幸遇见跨世纪,遇见蒙氏。
跨世纪是中国推广蒙氏教育的领航旗舰,它把蒙氏教育和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相结合,创造了本土版的蒙氏教育——跨世纪教育法,跟随跨世纪学习的过程中,我真正接触到了适合孩子的教育,蒙氏教育先进科学,尊重儿童生命发展规律,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偶然的机会,我在抖音观看了跨世纪新书发布会,看到了《小鹿的“工作”之旅》这本书,身为蒙氏教育和跨世纪的忠诚信徒,我自然第一时间下单订购。到手之后细细品读,内容真的让人叹为观止,这本书以幼儿老师的视角,描述了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有孩子成长的足迹,有育儿问题的解答,有蒙氏教育成果显现,有老师引导幼儿的方法。
此书有理论有方法,让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把教师和家长在面对幼儿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都记录了下来,案例生动,结论清晰明了,并且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了晦涩难懂的理论,可见此书作者功力不凡,想必其中定有众多资深专业的蒙氏专家。
我有了解过本书的作者陶永良先生,是中国知名教育家、企业家、收藏家,跨世纪教育集团创始人,在刚接触跨世纪的的时候就了解到他的教育情结浓厚,在人人追求功名利禄的浮华尘世中,能够保持一颗纯洁的教育初心着实是难能可贵。其眼光独到,目光远见,为跨世纪蒙氏教育设定10年发展目标,并按照目标稳步向前推动,对蒙氏也有独到见解,三言两语之中就能讲清楚一个道理,随笔记下的小故事就蕴含大智慧。
还有另一位作者,她是跨世纪教师口中的神话人物,更是中国蒙特梭利的领军人物,——王晓军女士,跨世纪集团教育总监兼总裁,军人出身,常常以身示范,严于律己,听说经常培训老师能到凌晨12点,且把蒙氏专业融会贯通,还亲自走进教室,了解孩子,带领老师用理论带动实践,用其超高的标准的超强的执行力把跨世纪蒙氏教育做到很多令国内外专家叹为观止的成就,这些都源自于她的教育情怀。
两位作者通过一种分享爱传播爱的心态,把蒙氏教育带回家乡回报国家造福后代,把《小鹿的“工作”之旅》带给家长和教师,让在育儿路上“磕磕绊绊”的父母和老师找到方向,两位作者的大爱精神和知微见著的学习力令我无比钦佩。
跨世纪教育的孩子就是不一样↓
《小鹿的“工作”之旅》全书分为三章,初读时觉得是按照小组、中组、大组进行排序,细细品味后联想到蒙氏混龄编班,不免为作者的贴心点赞。作者为了方便育儿小白阅读,刻意把幼儿案例按照年龄由小到大依次编排,这让毫无育儿经验的家长,也可以轻松阅读学习。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说:一个好老师会用一百种方法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方法教育一百个孩子。因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个性差异,出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在遇到不同孩子出现的问题时,教育方法自然也不同,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正确的引导孩子。
本书第一章第二篇《神奇的八秒拥抱法》便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有一位小朋友刚上幼儿园有一些分离焦虑,稍有不开心就喜欢哭着找妈妈,这时老师巧妙使用八秒拥抱法,有效安抚孩子的情绪,最终孩子很顺利的融入到班级里,而孩子的家长也被老师的专业的教育方法所折服,表示自己对孩子这种情况也很无奈,但尝试了老师教导的八秒拥抱法后,孩子哭闹的情况越来越少,妈妈在面对孩子无厘头的情绪中找到了解决方法。类似这样的育儿方法书中还有很多,其中的科学依据比比皆是,不只是幼儿教师,家长在育儿中也可以学习。
我曾见过一个场景:地铁上班路上高峰期,到达某一站时上来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应该是要去上幼儿园,小男孩一上地铁就要求妈妈抱他,妈妈立马就拒绝了,说地铁上这么多人,又不是没腿怎么还要抱。此时小男孩开始闹腾起来,转向爸爸求助,不停地蹭爸爸的裤子,最终妈妈还是妥协了,将小朋友抱了起来,小朋友这下露出了笑容。看到这个场景,我想起了曾经有个爱逛街的妈妈,每次带着宝宝去逛街,宝宝都会闹腾,但却不知孩子为何有情绪,偶然的一次她俯下身给孩子系鞋带时惊呆了,来来往往的行人就像一个个巨人迎面走来,这时她才知道孩子的情绪来源。
其实很多成人不了解孩子,是因为很多成人从未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问题,所以想要了解孩子,就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才能懂孩子。我想,地铁上的小男孩也定是被车上拥挤的高大的成人给吓到了,缺乏安全感,希望在爸爸妈妈地方寻求安全感。庆幸的是妈妈最终张开了怀抱,如果妈妈一直拒绝孩子,我想她一定不会懂孩子。
看了跨世纪《小鹿的“工作”之旅》这本书后,带给我很多深思,其实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敏感期。如果我没有了解蒙氏教育,如果我没有阅读这本书,或许,我真的是在摸索中教育孩子,不仅会错过孩子各种敏感期,重点是会呈现出错误的引导方法,这才是误人子弟。
童年只有一次,教育不可重来,如果你和我一样是老师,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有一种使命感,应该不断的提升自己,学习更好更专业的育儿方法,绝不能误人子弟,更不能辜负家长们的期望,我们应该给他们选择我们的这份信任,上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如果你是父母,为人父母的各位,都应该有一种责任,既生育应教育,不能做一位无证上岗的父母,应该主动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学习正确的家庭育儿方法,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奥地利著名的精神学家阿德勒说过: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人是环境的产物,在原生家庭中,环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孩子有很多成人还未破解的秘密。在育儿的领域里,孩子是成人的老师,如果你还没有读懂孩子,就读书吧!《小鹿的“工作”之旅》会是你读懂孩子最好的工具书!
春节不打烊,
您随时下单,
购买《小鹿的“工作”之旅》
我们随时发货。
扫码图片中的二维码,
或者点击,
? 跳转购买页面进行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