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假期结束了,孩子状态怎么样呢?是否出现入园焦虑现象呢?
根据以往的情况,可以发现很多孩子假期结束后都不愿意回幼儿园,家长如果没有及时引导,很有可能再次出现入园焦虑现象。
呜呜呜,我想要回家~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孩子与成人一样,假期过后都需要一定的调整才能适应上幼儿园的状态。
针对孩子在园内哭闹的情况,家长们要协助老师有策略地做好心理引导,孩子一定可以露出“笑容”呀。
在这里,小鹿从以下三种情况和类型分析不同类型的孩子入园焦虑的情况,并给宝爸宝妈们一些建议,希望对“治理”孩子出现的二次焦虑有帮助。
“乐不思蜀”型
双节假期期间,许多宝妈宝爸会带着孩子一起出去旅行,或者安排各种游乐活动,看着孩子玩得那么开心,父母心里再累也觉得值。
但是充满乐趣的假期一结束,孩子却哭着闹着不肯去幼儿园了,在园内一哭就是大半天……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原因分析
旅行也好,游乐场也好,孩子们都感觉到新奇、自由,这本身就更能满足孩子爱玩、好奇的天性。
幼儿园再好玩,毕竟也是有规矩、受管束的,只要假期生活多姿多彩,孩子当然更爱假期。
小鹿支招
1、假期结束后要和孩子进行深度交流,告诉孩子上幼儿园是他们的责任,小长假过后要恢复幼儿园生活,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2、与孩子一起回味幼儿园里那些好玩的人和事,增强孩子对幼儿园的热爱。
3、模仿幼儿园里的活动或游戏,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做,帮助孩子实现心理过渡。
赖床厌食型
上幼儿园时,孩子每晚9点左右准时进入睡眠,假期就比较随性了,睡得晚也无需早起,午睡都免了,结果假期结束孩子早上起不来,晚上不肯睡了!
原因分析
孩子在幼儿园时,作息规律,膳食设计科学合理。但在假期,作息生物钟被打乱,饮食上多少也会随着孩子的性子,用餐习惯上,喂饭、端着饭碗追着孩子跑的现象又会抬头。
小鹿支招
1、假期结束后,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调整作息规律。
2、饮食方面,保持让孩子自己吃饭,不要喂饭,零食、寒冷食物不要过多摄入,以清淡为主。
家庭依赖型
长假过后,孩子对于家庭和父母的依赖较平时更加明显,每天都依依不舍的和父母告别,分手就问爸妈什么时候来幼儿园接自己,在园里也经常因为思念爸妈而表现忧郁,甚至是哭闹。
原因分析
假期中,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较长,本能的对家庭和父母产生了重度依赖。
相对于幼儿园有节奏有秩序有规律的生活,家庭生活对于孩子更加缺乏约束性,因为家人的照顾也让孩子的生活毫无压力。
想到回到幼儿园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一切问题,并且要遵守幼儿园的纪律,孩子心里产生落差,自然不愿回幼儿园。
小鹿支招
对孩子生活大小事一揽子包办的父母较多,这样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帮助孩子保持在幼儿园里形成的生活自理的习惯尤为重要,更不能因为假期就降低对孩子生活素质和行为习惯的标准。
除此之外,要对孩子进行赞美式的鼓励,用肯定的鼓励的语言替代那些埋怨牢骚的用语,让孩子察觉到自己的成长。
最后的话
宝爸宝妈只要在家中协助老师做好以上引导,相信我们的孩子们会很快速的完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回园准备,顺利渡过二次入园焦虑期。
小鹿互动
什么是父母与孩子的共成长?在育儿的道路上,把自己变成育儿专家,才是最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