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上海托幼微信,搜索“shtuoyou” 或直接点击“上海托幼”加关注
────────────
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段视频,一个幼儿园孩子背乘法口诀,每次背到“3*5”就会出错,于是反复重来。孩子一边哭一边背,“我永远都记不住,太难了!”
生活中也有家长经常很自豪自己的孩子能从1数到100,甚至更大的数字,还常常在朋友聚会时请孩子表演。
这些做法违背了孩子掌握数理逻辑三个层次的顺序:即操作层次、形象层次和符号层次,直接让孩子进入了符号层次,这就好比孩子还不会走,就让他跑一样。
这样的学习过程一定是不快乐的,也难以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无所不在
数学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身边的路牌、门牌里就藏着许多“小秘密”。家长可以利用逛街、散步的机会,引导孩子关注这些数字,并根据要求找到相应的地点。如:
找一找自家的门牌号是多少?幼儿园的门牌号是多少?——认识数字、理解数字代表的意思。
看路牌,找找马路的哪边门牌是双数,哪边是单数?——认识单双数和方位。
好朋友的家住在xx路36号楼9楼01室,要去他家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寻找?——学习数序,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全家人一起去踏青,可以让孩子在出行和观察自然的同时进行以下活动:
1.出发之前全家人约定第二天准备几点起床、几点出发,准备背几个包——学习认识钟点、感知数字代表的意义。
2.乘坐公交和地铁的时候,不妨问问孩子:从宝宝家到公园要乘几站路、需要换乘几次、一共要坐几站——理解数字代表的实际意义。
3.进了公园按指示牌找到要去的地方——学看符号、辨别方位。
4.用目测的方法比较两种花的多少、大小等——感知多少、学习量的比较等。
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机会和内容随手可得、无处不在,家长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就能将抽象的数学生活化,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数学,且不枯燥、不难懂。
一物多玩中玩数学
数学学习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很多时候成人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玩具让孩子玩出各种花样、学会多种本领。
比如,准备一副扑克牌,让孩子按照牌面数字的颜色、花色将牌成分几堆,再根据牌面上数字的大小,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排排队;排完队后启发孩子寻找单数牌和双数牌,假如孩子能很熟练的区分,即可提高要求,让孩子找出黑色的双数,红色的、桃花形的单数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孩子拿出家长心中想的数字,家长给出提示“这个数字比6大,比8小”,让孩子举出代表这个数字的牌面;还可以利用扑克牌的牌面数字和孩子一起玩加减法游戏等。
一物多玩的材料,不仅让孩子感知数学,更对孩子的观察与比较、分析与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用数学解决问题
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的有趣和有用是让孩子学习数学的目标之一。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要用数学解决的问题。
如在切生日蛋糕前不妨让孩子说说分布在蛋糕周围的草莓究竟都多少颗?
宝宝今年几岁,应该插几根蜡烛?
数数家里有多少人,怎么分才能把蛋糕平均分给每一个人?
在逛商场的时候,也可以引导孩子看看商品上的数字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如果买两样需要多少钱,妈妈手里有10元钱,可以购买几样,还剩多少钱?
孩子能正确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是他们思维的过程,因为成人不能一味注重孩子数学学习的结果,即关注孩子数学学习的“对”“错”,要多关心孩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这样的过程才是对孩子的发展有益和有帮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