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有一些常见现象容易被忽略或是误解。事实上,它们有可能是宝宝身体发出的信号,暗示着疾病的发生。
─────────────────
文/时毓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教授
??“宝宝打呼,真好玩”
宝宝打呼,并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当宝宝睡觉时头部处于高处,可能会导致他打呼。如果宝宝没有其他的不适症状,那么问题不大。
有的宝宝吃奶后尚未下咽,也会在喉部发出呼噜噜的声音。患有感冒的宝宝鼻子被堵住,也会发出打呼声,需要用吸鼻器进行处理。
如果宝宝发热并伴有咳嗽,且喉部发出呼噜噜的声音,那么说明宝宝可能有炎症,要及时就医。
??“宝宝好可爱,老爱歪着脖子”
的确,有的宝宝在某一段时间内就是喜欢歪歪脖子,爸爸妈妈不用担心。然而有些宝宝歪着脖子是因为他患了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先天性肌性斜颈由胸锁乳突肌内的纤维瘤病所致,在宝宝出生时或出生后的前两周内可扪及肿块,而且脖子右侧比左侧更常见。病变可能累及全部肌肉,但通常情况下,病变只累及胸锁乳突肌的近锁骨附着点。
与健康宝宝调皮地歪歪脖子所不同的是,斜颈在宝宝的生长过程中将缓慢加重,头向患侧倾斜,而面部向对侧倾斜。一旦发现宝宝有相应症状,爸爸妈妈应带他及时就医。
??“宝宝爱流口水,真是个馋宝宝”
宝宝爱流口水,可跟“馋”没有关系。由于宝宝口腔分泌的唾液量较多,再加上口腔深度不够,又不会调节口内的唾液,所以才会经常出现流口水的现象。
1岁后,宝宝逐渐会用吞咽来调节口内唾液量,同时随着牙齿的萌出,口腔深度也随之增加,就不会经常流口水了。若宝宝口水多且伴有疼痛,就要仔细检查宝宝是否得了口腔炎。
??“我们是黄种人,所以宝宝的皮肤很黄”
由于遗传等原因,有不少宝宝天生皮肤就偏黄。但是,当宝宝患上胆道阻塞、贫血、肝细胞损害或溶血性疾病时,由于血液中胆红素升高,会导致皮肤黏膜变黄。
注意,在疾病早期或病情较轻微时,眼睛巩膜会先发黄,较明显的时候爸爸妈妈才会在宝宝的皮肤上发现症状。
有些食物富含胡萝卜素,如胡萝卜、南瓜、橘子汁、空心菜、甘蓝菜、果等蔬菜瓜果。过多食用这些食物可能会引起胡萝卜素血症,导致宝宝皮肤变黄,以手掌、足底最为明显,其次是面部、耳后,严重者可累及全身皮肤,但一般不发生于巩膜和口腔黏膜。
??“宝宝的眼睛有点斜,不过很多宝宝都是这样”
出生仅几个月的宝宝注视物体时,眼睛可能会一会儿往内斜,一会往外斜。而当宝宝3个月以后,眼睛的状况就逐渐稳定下来了。
如果宝宝长到6个月以后,他的眼睛看起来还是有内斜或外斜的情况,那么就应该引起重视了。若经医生检查证实宝宝确有斜视,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进行纠正和治疗。
??“宝宝的小便颜色有变化,不要紧”
健康宝宝的小便呈淡黄色。在冬季,有时尿较混浊,这是尿酸盐遇冷后沉淀的结果。如果小便颜色有变化,应警惕疾病的产生。
例如,小便频而急,呈黄赤色,混浊而气味臊臭,提示宝宝可能患有尿路感染;小便呈洗肉水样或茶色,宝宝又有浮肿,那极有可能患了肾炎,若同时伴有腹痛,则可能患有尿道结石;小便呈深黄色,沾染在衣裤上洗不掉,可能为黄疸性肝病或蚕豆黄;小便色清而量多,宝宝嚷嚷口渴,则可能为尿崩症或夏季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