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怪兽最近看纪录片上头,今天和大家聊一部纪录片,《姐姐》,片子不长,但是评分很高。
★ ★ ★
以下严重剧透,慎重打开
蕊蕊和峰峰是一对龙凤胎,在即将出生(剖腹产)的家庭会议上,大家认为女孩可以多照顾男孩,于是决定先将女孩拿出来,蕊蕊便成了姐姐。这一决定,似乎已经注定了今后“蕊蕊”命运的走向。
女孩理所应当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吗?这似乎是“重男轻女”的话题。
重男轻女,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物资不足的年代对生产力的需求。而越是经济欠发达的背景下,体能越能代表生产力,有体能优势的男性自然占据了主导地位。
“重男轻女”的现象有因可循。
这种思想的传承也不是一两天,因此即使在现代“温饱不愁”的一些家庭中,也能寻到“重男轻女”的蛛丝马迹。一些人已将“重男轻女”的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而不自知。
谈男女平等的话题,一不小心的会被卷入“男女对立”的风波中。
正如李银河对近期热映的电影《我的姐姐》的评价一样,小怪兽更愿意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人格平等新秩序的建立,是大势所趋。
因此我们今天将抛开男女平等话题,聊一聊“二胎”家庭中的问题——公平。
公平是:当两个孩子发生冲突时,父母是否帮“理”不帮“人”?
蕊蕊和峰峰玩象棋,峰峰“耍赖”,蕊蕊不愿意和峰峰玩。这时候妈妈的处理方式是:蕊蕊是姐姐,应该懂事,要陪弟弟玩。
蕊蕊说弟弟老是耍赖,但妈妈似乎没有“听见”。当两个孩子的冲突发生的时候,妈妈不关注“原因”,而是直接做了判断和选择。此时,峰峰感受到了“胜利”,而蕊蕊感受到“不被理解”。
弟弟拿来其他玩具,蕊蕊抱怨弟弟玩了不收,妈妈的处理方式是,拿回蕊蕊手里的玩具给峰峰玩。妈妈再一次做了不公平的“判决”。
等到爸爸晚上回家,蕊蕊告诉爸爸这件事。面对蕊蕊的抗议,爸爸的观点是:蕊蕊跳舞的时候,峰峰在外面等,因此峰峰下棋时,蕊蕊也应该陪着。
逻辑没错,但关键是蕊蕊不愿意陪峰峰下棋的原因,是峰峰耍赖啊!
两个孩子的冲突中,无论是妈妈还是爸爸,都没有关注冲突的原因,而是直接做了偏向峰峰的决定。这怎么能算公平呢?
公平,是公正而不偏袒。在二胎家庭中,真正的公平,是孩子体验到的同等的“被理解和爱”。即当冲突发生的时候,大人的“判决”让两个孩子都感到服气或满意。
很明显,爸爸妈妈没有关注冲突的原因,直接做了偏向峰峰的判决,蕊蕊没有感受到公平。
公平是:父母是否给予两个孩子同等的关心和爱?
6岁的蕊蕊也许只是感到困惑:妈妈不喜欢我。为什么呢?蕊蕊说,因为妈妈老是和弟弟说悄悄话。这时,爸爸和妈妈仰头大笑。似乎他们觉得蕊蕊太“孩子气”,爸爸甚至责怪蕊蕊“疑心太重”。
但事实是,在纪录片中,妈妈的确和峰峰“亲昵”的时间更多一些,大多数时候,蕊蕊只能看着妈妈和弟弟亲密的在一块儿说话。
而当决定看什么节目时,妈妈和爸爸也以“少数服从多数”的理由站在了峰峰的一边。
但事实是:妈妈投给弟弟的那一票,才让蕊蕊变成了“少数”。
父母对两个孩子公平吗?爸爸认为,两个孩子的吃穿用度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公平。不,这只是表面上的公平。
显而易见的,爸爸和妈妈给两个孩子的关心和爱是不均等的。
均等的爱,是不管两个孩子个性如何,父母都给予他们同等的关注。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讨喜”、“胆怯”等行为表现的孩子似乎更容易得到父母的关注;而“懂事”、“淘气”等行为表现的孩子则较少得到父母的关注。
事实上,父母给予子女的爱之所以特别,就在于父母给的爱是“无条件”的,而一旦父母对两个孩子有了偏爱,这份爱便附加了条件。
而附加了条件的爱,无疑是不公正的。
二胎家庭中,要做到“公平”,似乎不那么容易。比如纪录片中两个孩子想看的电视节目不同的时候,如何做到公平呢?父母站哪一方,似乎都不对。那该怎么办?
不如将矛盾交给两个孩子去处理。两个孩子自己应对冲突的结果,可能是拌嘴打架(谁都看不成),可能是达成一致(一起看某一个节目),可能是各退一步(一人看一会儿),但无论是哪种结果,两个孩子都是“服气”的。这就是公平。
其实,在二胎家庭中,父母不公正的对待两个孩子,不见得总是“获胜”的孩子发展得更好。
比如纪录片中的峰峰,当他打破规则时总是“获胜”;当他毫无理由的得到父母的偏爱;当他叫嚣着“杀死她(姐姐)”时却被当成童言无忌……以后难免不会养成一些坏的品行。
看这个纪录片的时候,小怪兽在想,当二胎家庭中的某个孩子向父母提出“你不喜欢我”时,父母应当感到惭愧和庆幸,惭愧于自己让孩子感受到了不公正,庆幸于孩子还愿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庆幸父母自己还有机会去改正错误。
初为人父人母,也许成人在应对家庭琐碎的过程中难免分身乏术。但孩子何尝不是初入人间,他的经历和感受,也应当受到重视。
如果想观看完整记录片《姐姐》,可以到“哔哩哔哩”网页或App上搜索哦~
萌童不懵懂
关注我们,和我们一起
做有温度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