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网络。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12篇文章,转自作者公众号“奶爸心情(fatherfeeling)” 。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
作者Conan,白天假扮传播专家,先后混迹国际国内一流公关公司,违心服务“客户爸爸”;晚上变身新手奶爸,围着奶瓶玩具画本,甘心伺候“小公举”。
当爸爸最有存在感的时候是什么?除了孩子刚出生时的震撼,第一声爸爸叫出口时酥麻之外,能够在孩子感到害怕的时候提供保护,相信是很多爸爸共识。
当我闺女眉头微蹙,一遍喊着爸爸,一遍蹒跚地跑向我,并双手紧抱大腿的时候,我总会有种天塌下来我也能为她撑起一片彩虹的雄心。
在她1岁多一点的时候,有一次出门抱着她,看到一只小区里的萨摩,闺女立刻来了精神,指着萨摩开心地大喊“汪汪、汪汪”。
忽然萨摩像是被激发了斗志,也“汪汪汪”地叫了三声,明显感觉闺女的小身板儿忽然一定,然后瞬间扭腰转身,一把搂住我的头,小脑袋顶着我的头,嘴里还小声嘟囔着“怕怕”,加上她穿的毛茸茸的衣服,瞬间变成了一个小毛球。
后来再见到萨摩,“汪汪”就直接变成了“怕怕”,过了好几个月才好一点。
原来不会走路的时候,闺女到家以外的地方去么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等她会走之后,明显感觉在家里四处窜的小地出溜变成了石化小雕像。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要不就是肚皮贴着你的腿,昂着头伸开小手喊“抱抱”;要不就是抱着大腿露出半个脑袋窃窃地看着。
我总说我闺女到一个新的环境,总要先loading一下场景,然后地图载入完成之后,才能进入探险打怪模式。
开始觉得这些没什么,小孩都胆小,小孩都认生,长大就好了。知道有一次看到一个朋友的“别人家小孩”,让我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了。(原谅我这个肤浅的父母,又开始了……)
那是一次聚餐,“别人家小孩”从进来就一直蜷缩在爸妈怀里,别人怎么逗都完全无视,后来放在儿童餐椅里面开始吃饭,他就一直低着头啃着餐椅的桌面,小手死死把住餐椅,就这样完成了正常聚餐。
期间他爸妈给吃的也不抬头,后来他们也放弃了努力,一直用“这孩子今天不知怎么了”这样的话来化解这段小尴尬。家长这么说之后,孩子反而啃桌子的头更低了。
当时的场面我至今记忆犹新,看着那孩子啃桌子的表情明显能感到他的恐惧与无助,只能死死抓住桌面把嘴占上来抗衡这种感觉。
我回来后一直在想,孩子的认生与害怕情绪,很多时候面对的场景是大人所熟悉或不以为然的,所以我们有时会自然地认为这样有什么好怕的,没关系一会儿就好了。但在孩子的世界里,这个场景可能就是他遇到的最恐怖的事情,是之前从来没经历过的大阵仗,而最能依靠的父母却又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会让孩子更加困惑,无所适从。
后来我家的“胆小鬼”在遇到害怕的事物,或者进入陌生的环境,我都会在抱紧给她保护的同时,跟她说遇到的是什么,这种情况如何对待,让妈妈先去适当接触孩子害怕的东西,然后告诉她并不可怕,可以自己尝试去接触看看。通常能很大限度地缩短她害怕的时间,也不会给心里留下小阴影。
去到陌生的地方,我通常会陪着她先四处巡视一圈,通常几分钟之后他就能满场翻飞了。当然遇到饭局这样的活动,以我闺女的性格,看到吃的就什么都不怕了,嘴只要一开动,天王老子也拦不住她……
如何给宝贝壮胆
1. 不放任。遇到孩子觉得害怕的时候,不要觉得无所谓,一会儿就好了,而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还是要主动跟孩子沟通,虽说他可能还不会说话,但是你的语气和态度,他是能够感觉到的。
2. 不呵斥。遇到孩子认生的情况,不要责备孩子,也不要跟别人说孩子就这样,而是要以身作则跟陌生人打招呼,并帮助孩子认识陌生人和环境,让他觉得有同伴,有依靠。
3. 不过度保护。当孩子大一些的时候,遇到稍有“危险”的事情,也不要过分保护孩子,加重这在孩子心里的印象,而是要在可控的情况下,让孩子适当感受一下或让他看到父母的应对方式,让他不过度害怕也不过分放松。比如:过烫的实物,床边等。
——完
一土最近发生了什么?
推荐阅读:
更多了解一土学校,请点击文末“”,那里有几篇来自优师教研的文章,讲述了一土学校的缘起和一路而来的进展。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土教育